唐代彩绘胡人俑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唐
文物材质
陶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3873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本品规格为21 x 8.3 厘米。俑为站立姿态,整体造型生动。人物头戴圆形帽子,面部五官刻画颇具异域特色,神情鲜活。身着带有彩绘的服饰,虽历经岁月,部分色彩有所斑驳,但仍能看出服饰的样式与色彩搭配,展现出唐代胡人服饰的特点。人物姿态独特,一只手臂抬起,似在进行某种动作,姿态富有动感与生活气息。俑的制作工艺精湛,通过塑造与彩绘,将唐代胡人形象鲜活呈现,是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服饰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历史背景
在唐代,厚葬之风盛行,人们笃信灵魂不灭,认为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仍会延续生前的生活 。胡人俑作为常见的陪葬品,被放置于墓葬中,用来模拟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 当时唐朝与周边民族、国家交流频繁,胡人在社会中较为常见,将胡人俑放入墓中,象征着墓主人生前的社会交往范围广泛, 也体现了其财富和地位,寄托着家人对死者在来世继续享有富足生活的期望。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