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西周兽面纹石质柄形器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西周
文物材质
石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3873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本品规格为3厘米。整体造型为柄形,线条简洁而规整,具有较强的几何感。器物呈长条形,上窄下宽, 顶端有两个对称的凸起部分,形似兽耳或某种装饰性结构, 增添了造型的独特性。在凸起部分的一侧, 有一个圆形穿孔,孔径规整, 这表明该器物可能用于穿绳系挂,具备一定的实用功能, 可能作为佩饰使用,方便佩戴在身上。兽面纹是这件器物最主要的装饰纹样, 雕刻于器物的正面。纹饰以阴线刻的技法雕琢而成, 线条虽然简洁,但刻画精准,富有表现力。兽面纹的五官布局严谨, 眼睛呈 “臣” 字眼形状,线条刚劲有力,凸显出威严之感; 鼻子和嘴巴的轮廓以流畅的曲线勾勒, 并搭配有卷曲的云纹等辅助纹饰, 使整个兽面纹显得神秘而庄重。

历史背景

柄形器顶端有穿孔,方便用绳线穿系。西周时期,人们有佩戴饰品的风尚, 贵族和一些地位较高者常佩戴各种佩饰,以美化自身、彰显财富与身份。这件器物可能被系挂在腰间、胸前或 衣物的特定位置,作为个人的装饰物品,在行动时随着身体摆动,增添优雅气质 。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