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红花卉鸟兽纹海棠形盒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明
文物材质
漆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爱丁堡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二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战争掠夺情况: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时期,列强闯入中国的宫殿、王府等场所,抢夺了大量珍贵文物,这件剔红漆器盒可能在那时被掠夺,随后流入英国。
非法交易情况:清末至民国时期,国内文物市场混乱,一些不法分子将私人收藏或从其他渠道获取的漆器卖给外国文物贩子,这件盒子也可能通过这种途径非法交易到英国,最终被苏格兰国家博物馆收藏。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呈海棠形,由盒盖与盒身两部分组成,造型别致,线条流畅优美。盒盖微微隆起,盒身较浅,整体比例协调,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材质与色泽:以木材等为胎体,表面髹涂多层红漆,经过打磨、雕刻等工艺处理。红漆色泽鲜艳纯正,历经岁月仍不失亮丽,未雕刻部分的漆层平滑温润,雕刻部分则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
细节:盒盖和盒身表面雕刻有精美的花卉鸟兽纹饰,花卉形态逼真,枝叶舒展;鸟兽栩栩如生,或飞翔或栖息,充满生机。雕刻工艺精湛,刀法细腻流畅,花纹边缘清晰,展现出高超的雕漆技艺。盒的边缘处可能还雕刻有回纹等装饰性图案,增加了器物的精致感。
历史背景
明清时期是中国漆器工艺发展的鼎盛阶段,剔红是雕漆工艺中的一种重要品种。明代,雕漆工艺在宫廷的推动下得到极大发展,制作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图案题材丰富多样,风格端庄大气。清代,剔红工艺在继承明代的基础上更加精益求精,图案更加繁缛细腻,色彩也更加绚丽。这类剔红漆器盒不仅是实用的储物器具,更是兼具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工艺品,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观念、工艺水平以及社会的富庶与繁荣。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