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透雕人物纹香囊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象牙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爱丁堡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战争掠夺情况: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时期,列强对中国的宫殿、王府等进行洗劫,这件象牙透雕人物纹香囊可能在那时被掠夺,随后流入英国。
非法交易情况:清末至民国时期,国内文物市场混乱,一些不法分子将私人收藏的象牙制品卖给外国文物贩子,这件香囊也可能通过这种途径非法交易到英国,最终被苏格兰国家博物馆收藏。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香囊整体造型精巧,由多个部分组成。上部有一带有雕刻佛像的帽状结构,中部是球形的主体部分,下部连接有底座状结构,底部还坠有编织物和红色流苏。通过链条连接着一个雕刻成鱼形的挂件。
材质与色泽:主要材质为象牙,呈现出温润的乳白色,质地细腻。因年代久远,部分区域可能微微泛黄,增添了古朴之感。
细节:中部球形主体部分采用透雕工艺,雕刻有众多人物及场景,人物神态各异,动作栩栩如生,周围还点缀有花卉、亭台楼阁等元素,展现出复杂而精细的画面。佛像雕刻细致,面部表情祥和;鱼形挂件线条流畅,形态生动;编织物与红色流苏为香囊增添了灵动的色彩和装饰感。
历史背景
清代是中国象牙雕刻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之一,宫廷和民间都有大量优秀的象牙雕刻作品。象牙因其质地细腻、易于雕刻的特性,成为制作精细工艺品的理想材料。香囊作为传统的随身饰品,不仅具有实用的散发香气功能,更是兼具艺术价值的装饰品。清代的象牙雕刻工艺融合了多种技法,题材广泛,反映了当时高超的手工艺水平、繁荣的文化艺术以及贵族阶层的审美追求。但由于现代对大象的保护,象牙制品交易受到严格限制。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