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玻璃材质帽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玻璃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爱丁堡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三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在近代,中国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文物保护意识淡薄,文物市场管理混乱。外国文物贩子勾结国内不法分子,大量收购中国文物。这些玻璃帽顶可能原属于民间收藏或一些旧府邸,被非法收集后贩卖到英国,最终被苏格兰国家博物馆收藏。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呈球状,底部有一个小型底座支撑,造型小巧精致,便于固定在帽子顶部。
材质与色泽:主体材质为玻璃,有不同的颜色,包括浅灰色、白色、蓝色、红色等,色泽较为纯净,部分带有玻璃特有的光泽。底座可能为金属材质,呈现出金属的质感,且有一定的装饰花纹。
细节:玻璃球体表面光滑,制作工艺较为精细,不同颜色的帽顶可能代表着不同的等级或用途;底座上有简单的装饰纹样,增加了整体的美观性。
历史背景
清代的冠帽制度较为严格,帽顶作为帽子上的重要装饰部件,其材质、颜色等往往与佩戴者的身份、官职等级相关。玻璃材质的帽顶在清代中晚期较为常见,相对玉石、宝石等材质的帽顶,属于较为平民化或中低级官员使用的装饰品,反映了当时的服饰文化和等级制度 ,以及玻璃制作工艺在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应用。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