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青花云鹤纹大盘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明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爱丁堡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二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在近代,中国遭受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列强对中国的公私文物收藏进行疯狂掠夺。与此同时,清末至民国时期,文物非法交易猖獗,国内外文物贩子相互勾结,大量中国文物流失海外。这件明嘉靖云鹤纹大盘可能在战乱中被列强抢夺,或者被国内文物贩子通过非法途径贩卖到英国,最终被苏格兰国家博物馆收藏。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敞口,浅腹,圈足,整体形状规整,盘体较大,线条简洁流畅,具有明代大盘的典型特征,适合用于盛放食物或作为陈设器具。
材质与色泽:胎体由瓷土烧制而成,质地较为坚硬厚重。表面施白釉,釉面光洁莹润,呈现出柔和的光泽。以氧化钴绘制青花图案,青花发色蓝中泛紫,色调浓郁,与白釉形成鲜明对比,视觉效果突出。
细节:盘心绘有姿态各异的仙鹤,周围点缀着云纹,仙鹤造型生动,或展翅高飞,或引颈长鸣,云纹线条流畅,富有动感,共同营造出一种祥瑞的氛围。盘外壁也装饰有类似的云鹤纹,布局疏密得当。圈足处修胎较为规整,底部有 “大明嘉靖年制” 款识,字体端正有力。
历史背景
明代嘉靖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的生产规模依然庞大,瓷器烧制工艺持续发展。嘉靖皇帝信奉道教,在瓷器装饰上,大量出现云鹤、八卦、八仙等具有道教文化元素的图案,云鹤纹寓意长寿、吉祥,深受宫廷和民间喜爱。此时的青花瓷器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上,因使用回青料,使得青花发色具有独特的风格。制瓷技术的成熟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也让嘉靖时期的瓷器不仅满足宫廷需求,还大量销往民间和海外,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风貌和制瓷业的繁荣。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