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珊瑚红地五彩花卉纹碗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爱丁堡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目前尚无明确的关于该碗具体流失过程的详细记载,但可以推测其可能是在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期间,如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战争时期,被英军掠夺并最终流入英国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碗的器型端庄秀巧,敞口,弧腹,下承圈足,造型规整,比例协调,给人一种典雅稳重之感。
材质与色泽:胎质细腻坚实,洁白莹润。外壁通体以珊瑚红为地,珊瑚红地始于康熙,盛于雍正、乾隆,其呈色红中闪黄,与珊瑚颜色相似,故名。此碗的珊瑚红地色调沉着含蓄,光润艳美,极具质感。
细节:碗外壁以五彩加洋彩绘花卉纹,可能绘有牡丹、秋葵、菊花、兰花等多种花卉,以绿、墨色绘枝叶、叶脉。花卉的轮廓线可能用胭脂红勾勒,花瓣、花蕊细部以白料点饰出斑驳光点,令花卉更富立体感;花叶边缘以渲染白料方式,表现叶脉分叉、转折所产生之光影明暗,布局疏密有致。
历史背景
雍正时期,在康熙朝珐琅彩的基础上,瓷器无论在彩料上,还是装饰技法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雍正皇帝本人尤为钟爱红地彩瓷,对宫廷造器的美学要求极高,强调 “文雅秀气”“少则美,多则俗”。珊瑚红地五彩花卉纹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烧制而成,它既体现了雍正时期高超的制瓷工艺,也反映了当时的审美风尚。五彩瓷创烧于明宣德时期,康熙朝盛行,至雍正时期,五彩瓷器在色彩上由康熙时期的浓艳转为淡雅,构图由繁缛转为疏朗,绘画由苍劲转向纤柔,此碗便是这一时期五彩瓷的典型代表之一。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