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人物故事纹梅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明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三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推测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劫掠北京,对圆明园等皇家及民间收藏的文物进行抢夺,这件青花梅瓶可能在此时被掠夺;或者在清末至民国年间,由于国内局势混乱,文物保护不力,不法分子将其非法售卖至海外,最终被剑桥大学费茨威廉博物馆收藏。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是典型的梅瓶样式,造型修长优美,线条流畅自然。这种造型既适合储存物品,又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明代常作为陈设器使用。
材质与色泽:瓷质细腻,胎体较为厚重。白釉底色温润洁白,青花发色蓝中泛灰,呈现出古朴典雅的色泽。因年代久远,部分区域青花略有晕散,增添了岁月的痕迹。
细节:瓶身以青花描绘多组人物故事图案,人物形象生动,有的似在骑马征战,有的似在对弈交谈 ,人物的服饰、神态等细节刻画较为细致。辅助以云纹、花卉纹、瑞兽纹等纹饰,布局合理,层次分明,整体装饰丰富而不繁杂。器物表面有一些细微的磨损、小的磕痕以及釉面剥落现象,显示出其经历了长时间的流传。
历史背景
明代是中国青花瓷器发展的鼎盛时期,景德镇作为全国制瓷中心,生产的青花瓷器工艺精湛,纹饰题材极为丰富。人物故事纹是明代青花瓷器中常见的装饰题材,多取材于历史故事、戏曲小说、神话传说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民众的审美趣味。梅瓶在明代不仅是实用的盛酒器具,更是重要的陈设品,常作为礼品赠送或用于宫廷、贵族的日常生活及祭祀等场合,体现了明代高超的制瓷工艺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明代青花瓷器还大量出口到海外,对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