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仕女图罐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明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三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推测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劫掠北京,对圆明园等皇家及民间收藏的文物进行抢夺,这件青花罐可能在此时被掠夺;或者在清末至民国年间,由于国内局势混乱,文物保护不力,不法分子将其非法售卖至海外,最终被剑桥大学费茨威廉博物馆收藏。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直口,短颈,丰肩,鼓腹,圈足,整体造型圆润饱满,线条流畅,是明代常见的罐类造型,既适合储存物品,也具有一定的陈设观赏价值。
材质与色泽:瓷质细腻,胎体较为厚重。白釉底色温润洁白,青花发色蓝中泛紫,呈现出古朴典雅的色泽,因年代久远,部分区域青花略有晕散,增添了岁月的痕迹。
细节:罐身上部装饰有几何纹、锦纹等辅助纹饰,腹部以青花描绘仕女图,仕女们身着明代服饰,姿态优雅,有的手持器物,有的漫步于庭院楼阁之间,周围衬以树木、山石、云朵等元素,画面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底部边缘装饰有卷草纹等。器物表面有一些细微的磨损、小的磕痕以及釉面剥落现象,显示出其经历了长时间的流传。
历史背景
明代是中国青花瓷器发展的鼎盛时期,景德镇作为全国制瓷中心,生产的青花瓷器工艺精湛,纹饰题材极为丰富。仕女图是明代青花瓷器中常见的装饰题材之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审美观念以及女性的生活状态。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繁荣,对瓷器的需求增大,推动了瓷器装饰题材向多样化、世俗化发展。明代青花瓷器不仅在国内深受喜爱,还大量出口到海外,对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