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地褐彩花鸟纹罐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北宋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三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推测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或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西方列强对北京等地的公私收藏进行洗劫,这件花鸟纹罐可能在那时被掠夺;或者在清末至民国年间,由于国内局势混乱,文物保护措施不到位,不法分子将其非法售卖至海外,最终被剑桥大学费茨威廉博物馆收藏。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直口,短颈,丰肩,鼓腹,圈足,整体造型饱满圆润,线条流畅,是宋代常见的罐类造型,兼具实用性与一定的陈设观赏价值。
材质与色泽:瓷质较为细腻,胎体有一定厚度。白釉底色微微泛黄,呈现出古朴的质感。褐彩颜色深沉,与白釉形成鲜明对比,历经岁月,部分褐彩区域颜色略有暗淡,更显历史沧桑感。
细节:罐身上部和下部装饰有连续的几何纹、花卉纹带,线条流畅,富有韵律感。腹部以褐彩描绘花鸟图案,如仙鹤在花草间伫立等,画面生动,笔触简洁却富有表现力,体现了宋代磁州窑工匠高超的绘画技艺。器物表面有一些细微的磨损、污渍以及小的开片现象,显示出其经历了长时间的流传。
历史背景
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高峰时期,磁州窑作为著名的民间窑系,以独特的装饰技法和丰富的纹饰题材著称。磁州窑瓷器多采用白地黑彩、白地褐彩等装饰手法,纹饰题材广泛,包括花鸟、人物、山水等,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宋代的审美观念崇尚自然、质朴,磁州窑瓷器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装饰风格正好契合了这一审美追求。同时,宋代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出口到海外,对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