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盖镶瓷雕龙纹四方盒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三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1900 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众多王府、官宦宅邸以及民间富户进行了疯狂的掠夺。这件红木盖镶瓷雕龙纹四方盒或许原本是北京某富贵人家用于存放珍贵物品的器具,在混乱中被侵略士兵抢夺。随后,它被带回欧洲,可能在不同的私人收藏家之间流转,也可能经过文物市场的交易,最终被剑桥大学费茨威廉博物馆收藏。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呈四方形,线条规整,结构对称。底部有波浪形的矮足,增加了器物的稳定性与美观度。搭配上红木方形盖子,盖子顶部设有玉石钮饰,方便开启,整体造型庄重典雅 。
材质与色泽:瓷器部分瓷质细腻,表面施有绿色为主色调的釉彩,色彩温润。红木盖子纹理清晰,呈现出深沉的棕红色,与瓷器部分形成鲜明对比。玉石钮饰为淡绿色,增添了一丝雅致。
细节:瓷器的四个立面均有精美的雕龙纹饰,龙身矫健,龙鳞刻画细致,周围还辅以云纹、水波纹等装饰,雕刻线条流畅,立体感强。同时,立面边缘处有回纹装饰,富有传统韵味。红木盖子打磨光滑,质感温润,玉石钮饰雕刻成类似植物叶片的形状,工艺精湛。
历史背景
清代是中国传统工艺发展的集大成时期,瓷器制作工艺在前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雕刻、彩绘等装饰手法层出不穷。龙纹作为皇家和权贵象征的经典纹饰,在清代瓷器装饰中较为常见,体现了当时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对皇权的尊崇。同时,红木等优质木材在家具及器物制作中的运用也很广泛, 瓷木结合的器物既体现了对不同材质特性的巧妙运用,也反映了清代工匠高超的工艺水平和当时的审美风尚。此外,清代对外贸易频繁,这类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美工艺品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播到了海外,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