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清绘花果花篮图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非法交易
潜在等级
三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清代,广州作为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有许多画师专门绘制外销画以满足西方市场对中国风情绘画的需求。这幅清绘花果花篮图可能在绘制完成后,被前来广州贸易的西方商人看中并购买,随后被带回西方,可能在私人收藏家之间流转,最终被收藏于国外的博物馆或收藏机构中。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画面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一只悬挂在树枝上的花篮,周围点缀着花果。构图饱满,主次分明,给人一种和谐自然的美感。 材质与色泽:以纸质为底材,表面略显泛黄,呈现出岁月的痕迹。画面色彩丰富,运用了粉色、蓝色、绿色、黄色等多种颜料,色彩鲜艳且过渡自然,使得花果、花篮栩栩如生。 细节:花篮编织精细,纹路清晰,篮中盛放着盛开的牡丹、芍药等花卉,花朵形态逼真,花瓣层次分明。树枝上挂着形态各异的黄色果实,叶片的脉络也描绘得细致入微。花篮底部的蓝色流苏也刻画得十分生动,增加了画面的灵动感。

历史背景

清代,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外销画成为了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媒介。当时西方对中国充满好奇与向往,外销画涵盖了中国的自然风光、人物生活、传统器物等诸多方面。画师们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与西方绘画的写实风格,创作出大量精美画作。像这幅描绘花果花篮的画作,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精湛,也反映了当时中西方文化交流中,西方对中国传统吉祥寓意(如花卉寓意美好、果实寓意丰收 )的喜爱与追捧,是清代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贸易的生动见证。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