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红地五彩花卉纹凤尾尊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三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19 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中国社会陷入动荡。这件红地五彩花卉纹凤尾尊原本是江南地区一位富绅家中的珍贵陈设品。在一次列强军队的洗劫行动中,富绅的宅邸未能幸免。一名英国士兵在抢夺财物时,被这件造型独特、色彩绚丽的凤尾尊所吸引,便将其掠走。回国后,这名士兵将凤尾尊放置在家中作为战利品展示。后来,由于士兵家庭变故,急需资金,便将凤尾尊卖给了当地的一位古董商。此后,这件凤尾尊在欧洲的古董市场上几经转手,最终在 20 世纪初,被剑桥大学费茨威廉博物馆纳入馆藏。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侈口,长颈,鼓腹,下腹斜收,外撇式圈足,整体造型挺拔修长,因口、颈部比例修长,形如凤凰尾羽,故得名凤尾尊 。
材质与色泽:瓷质细腻,胎体厚重坚实。以白色釉为底,外部施红彩为地,红彩鲜艳浓烈,如同燃烧的火焰。其上以绿彩、灰彩等绘制花卉纹,色彩对比鲜明,富有层次感。白釉内壁光洁,虽有细微黑点和一条裂痕,但无损其整体美感。
细节:颈部和腹部的花卉纹描绘细致,花瓣、枝叶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展现出工匠高超的绘画技艺。颈部与腹部之间有一圈回纹装饰带,线条规整,增加了器物的装饰性。圈足处装饰有几何纹,与上部的花卉纹相互映衬,整体布局和谐统一。
历史背景
清代康熙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制瓷业在明代的基础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康熙五彩是在明代五彩瓷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工艺更加精湛,色彩运用更加丰富大胆。红地五彩瓷器是康熙五彩中的一个重要品类,以鲜艳的红彩为地,搭配其他色彩的纹饰,视觉冲击力强。花卉纹作为中国传统瓷器装饰中常见的题材,象征着美好与繁荣,在康熙时期的瓷器上被广泛应用。凤尾尊这种器型在康熙朝颇为流行,常作为陈设器摆放在贵族和富绅家中,既体现了主人的身份地位,也展示了当时高超的制瓷工艺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