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白釉花口杯碟套装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文物盗卖
潜在等级
三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晚清至民国时期,社会经济衰退,许多民间藏家因生活所迫,不得不出售家中所藏文物。这件白釉花口杯碟套装可能原属于民间收藏,外国文物贩子通过其在中国的代理人、眼线或文物掮客得知后,以较低价格从藏家手中购得,再通过非法的文物贸易渠道,如海上走私等,将其运往英国,最终被剑桥大学费茨威廉博物馆收藏。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杯子为花口设计,斜腹,圈足;碟子同样是花口造型,浅腹,平底。杯与碟造型相互呼应,整体风格简约雅致,适合用于品茗等文人雅趣活动。
材质与色泽:以细腻的瓷土为胎体,通体施白釉,釉色纯净洁白,釉面光洁莹润,呈现出柔和的光泽,给人一种清新、素雅之感。
细节:杯子的花口边缘线条流畅自然,富有韵律感;杯身和碟面光素无纹,仅通过花口的独特造型增添艺术感;碟子的边缘微微上翘,方便放置杯子,底部平整,圈足处的胎质较为细密,与釉面结合紧密。
历史背景
清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集大成时期,在造型和釉色方面都有诸多创新与传承。白瓷作为传统瓷器品种,深受人们喜爱,其纯净的釉色能更好地展现瓷器的造型之美。清中晚期,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文人士大夫阶层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使得茶具等文房用品的制作更加注重造型的美观与雅致。花口设计在瓷器造型中较为常见,既体现了工匠的技艺水平,也满足了当时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晚清时期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和文化掠夺,大量中国文房类、生活类瓷器文物流失海外,这件白釉花口杯碟套装就是这段文物流失历史的见证。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