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商代兽面纹青铜觚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3873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本品规格为直径14.5厘米,高度26.9厘米。整体呈喇叭口、细腰、高圈足的形态。口部大而外撇,如喇叭般展开,线条流畅;腰部纤细,将上下部分自然衔接;圈足较高且外撇,稳固地支撑起整个器身,造型修长优美,比例协调,尽显庄重典雅之态。器身装饰有兽面纹(饕餮纹)等纹饰。兽面纹以对称的方式分布,线条规整且富有变化,刻画精细,展现出神秘威严的气质。这些纹饰不仅具有装饰作用,更蕴含着商代人对神灵、权力的崇拜与敬畏,是当时宗教信仰和等级制度的视觉体现。

历史背景

商代盛行祭祀之风,人们通过祭祀来祈求神灵、祖先的庇佑。青铜觚作为重要的礼器, 常被用于盛放祭祀用的酒,在祭祀仪式上, 向神灵、祖先敬献美酒,表达敬意和祈求福佑。 兽面纹具有神秘威严的色彩, 被认为能够沟通人神, 青铜觚上的兽面纹可以增强祭祀活动的庄重性和神圣感, 更好地传达祭祀者的祈愿 。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