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商代兽面纹石琮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石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3873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本品规格为8.6 x 13.5 厘米。以石头为材质,整体呈方柱形,上下端为圆形口。石琮表面雕刻有精美的兽面纹,纹饰线条古朴庄重,兽面的眼部等细节刻画较为突出,虽历经岁月,石质表面带有斑驳的痕迹,部分区域有磨损,却更显古朴厚重之感。

历史背景

在商代,人们有着浓厚的宗教信仰和对神灵、祖先的崇拜,祭祀活动极为频繁 。琮的外方内圆造型,被认为象征着天圆地方,是沟通天地的媒介 。兽面纹石琮因其雕刻有神秘威严的兽面纹,更被赋予了特殊的宗教意义, 可能在祭祀天地、山川、祖先等重大仪式中使用, 商王或贵族通过它来表达对神灵祖先的敬意,祈求庇佑国家风调雨顺、战争胜利、五谷丰登等。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