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 “永通泉货” 铁钱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五代十国
文物材质
铁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文物盗卖
潜在等级
三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文物流通市场的混乱,一些古董商人为谋取利益,将包括 “永通泉货” 铁钱在内的古代钱币通过非法文物交易渠道贩卖至国外。这件 “永通泉货” 铁钱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文物贩子收购后,通过走私等方式运往英国,最终被剑桥大学费茨威廉博物馆收藏。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为圆形方孔钱,是中国古代钱币的典型形制。钱币整体较为厚重,圆形的轮廓规整,中间方形穿孔大小适中,便于穿绳携带。
材质与色泽:以铁为材质,因长期氧化锈蚀,表面呈现出深褐至黑褐色,局部有红褐色的锈迹分布,整体色泽古朴沧桑,带有岁月侵蚀的痕迹。
细节:钱币正面铸有 “永通泉货” 四字,字体为隶书,笔画较为粗壮,虽因铁钱质地和锈蚀有些模糊,但仍能看出文字的基本结构与书法韵味;背面较为简洁,无过多纹饰,仅能看到因铸造和锈蚀形成的粗糙质感。
历史背景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割据,货币制度混乱。南唐是当时较为重要的政权之一,“永通泉货” 是南唐元宗李璟在位时(943 - 961 年)所铸的钱币。它的铸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唐的经济状况与货币需求,同时,作为五代十国时期的重要钱币种类,“永通泉货” 对于研究当时的货币史、经济史以及书法艺术等都具有一定价值。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