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三彩鱼形屋脊饰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明
文物材质
陶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文物盗卖
潜在等级
三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晚清至民国年间,国内战乱频繁,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许多古建筑无人维护,相关的建筑装饰构件也随之散落民间。这件明代三彩鱼形屋脊饰件可能在此时从古建筑上脱落,后被文物贩子收集,最终通过海上走私等非法途径运往英国,被剑桥大学费茨威廉博物馆收藏。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以鱼为造型主体,鱼身弯曲上扬,呈现出跃动的姿态,底部连接一个弧形的底座,模拟鱼在水中或依附于屋脊的情景,整体造型生动形象,富有动感。
材质与色泽:以陶土为胎,质地较为坚实。表面施三彩釉,主要有绿色、黄色等色彩。鱼身鳞片部分多为黄色,色泽鲜亮,间以绿色装饰鱼鳍、鱼尾等部位,色彩对比鲜明,虽历经岁月,部分釉色有磨损、剥落现象,但仍能看出原本的绚丽。
细节:鱼的头部刻画细致,眼睛圆睁并镶嵌有突出物,显得炯炯有神,嘴巴大张,似在水中游动时张口呼吸;鱼身的鳞片排列整齐,一片片凸起,立体感强;鱼鳍和鱼尾的边缘线条流畅,表现出飘逸的感觉,工艺较为精细。
历史背景
明代是中国陶瓷工艺持续发展的时期,除了景德镇的官窑瓷器闻名遐迩外 ,民间陶瓷工艺也十分繁荣。三彩陶器在明代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领域,尤其是屋脊饰件。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富足、多子多福,同时 “鱼跃龙门” 的典故也寓意着高升和转运,所以鱼形的屋脊饰件不仅具有装饰性,还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明代的建筑风格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装饰的华丽与精美,这类屋脊饰件便是明代建筑装饰文化的一个体现。然而,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加上国内的动荡,导致大量珍贵的明代文物包括建筑装饰构件流落到海外。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