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万历五彩麒麟凤凰纹花口盘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明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列强发动侵华战争(如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宫廷及民间收藏的瓷器疯狂掠夺。此五彩盘工艺精湛,属明代官窑精品,原应为宫廷或贵族陈设器,被侵略者非法夺取后,经文物流转商的不正当渠道辗转运至英国,最终入藏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成为近代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的典型见证。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呈花口盘形,口沿为十二瓣花形,浅弧腹,圈足;盘心宽敞,造型舒展大气,兼具 “陈设观赏” 与 “宴饮盛物” 的双重功能,是明代晚期官窑大盘的典型器型。
材质与色泽:胎体为景德镇优质瓷胎,细腻坚致;施五彩釉,以红、绿、蓝、黄等色为主,色彩浓艳鲜亮,对比强烈,尽显明代五彩 “华丽繁缛” 的特质;釉面因岁月形成自然开片与磨损痕迹,古意盎然。
细节:盘心绘麒麟与凤凰,麒麟昂首奔腾,凤凰展翅翔舞,周围辅以祥云、花卉、栏楯,构图饱满灵动;盘口沿分瓣处绘折枝花卉,每瓣对应一组花果纹,层次丰富;盘底有青花款识(虽模糊但可见 “大明万历年制” 风格),圈足修胎规整,底部露胎处可见细腻瓷质,每一处彩绘与胎釉的结合,都彰显明代万历五彩 “工艺繁复、题材吉祥” 的特点。
历史背景
明代万历年间,景德镇官窑五彩瓷工艺达至巅峰,“五彩”(红、绿、黄、蓝、紫等色结合)成为宫廷用瓷的主流装饰技法,题材多为吉祥瑞兽(如麒麟、凤凰象征 “威凤祥麟,天下太平”),反映万历朝 “尚吉、尚奢” 的审美风尚。此时商品经济繁荣,官窑瓷器除宫廷使用外,也通过 “官搭民烧” 等方式流入民间,部分精品更被海外藏家追捧。此五彩盘的麒麟凤凰纹、花口造型与浓艳色彩,既见证明代万历五彩 “从宫廷到民间、从实用到艺术化” 的演变,也为研究明代官窑制度、陶瓷工艺与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关键实物。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