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清代彩绘人物故事纹绢本画页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二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西方列强发动多次侵华战争,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其军队与文物贩子在中国境内大肆掠夺文物。这件清代彩绘人物故事纹绢本画页很可能在对皇家或贵族府邸的洗劫中被英国侵略者获取,后经海上运输辗转至英国,多次转手后流入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当时中国国力衰微,无力保护这些文化瑰宝,导致大量文物流失海外。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为一页装裱的绢本绘画,画面呈现出古代人物互动的场景,布局规整,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典型的清代绘画风格,兼具艺术欣赏与历史研究价值。 材质与色泽:以绢为绘画载体,质地细腻,色彩保存较为完好。画面采用彩绘工艺,色彩丰富艳丽,有红、蓝、绿、黄、紫等多种颜色,对比强烈且协调,展现出清代彩绘的高超技艺。 细节: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刻画细致,服饰纹样精美,神态各异,其中一人跪坐持物,另一人端坐,手持器物,互动场景生动。人物的服饰、配饰以及手中的器物都描绘得栩栩如生,体现了高超的绘画技艺。装裱的绢边和纸页虽有岁月痕迹,但仍能看出当时的装裱工艺较为考究。

历史背景

清代是中国传统绘画高度发展的时期,彩绘人物画题材丰富多样,涵盖历史故事、宫廷生活、民间场景等。这件画页上的人物故事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审美,是清代绘画与文化的集中体现。它的制作工艺精湛,体现了清代画师的高超水平,却因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流落在外,成为中国文物流失的见证。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