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清代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胆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对中国发动了包括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内的多场侵略战争。在战火硝烟中,列强的军队肆意闯入中国的宫廷、王府、民间宅院以及文物富集之地。清代康熙时期的青花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明快的色彩和丰富的纹饰题材,成为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珍品,备受推崇,自然也成为列强疯狂掠夺的重要目标。这件清代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胆瓶,极有可能本是宫廷御用之物,或是在权贵豪门中世代珍藏。在侵略战争的混乱局势下,被列强士兵或贪婪的文物贩子强行夺取。之后,它历经辗转,被非法运离中国,在海外文物市场上多次倒手交易,最终流入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成为该馆展示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珍贵藏品,无声地见证了近代中国因列强侵略而导致大量文物流失的屈辱历史。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胆瓶为小口,细长颈,圆腹,圈足,整体造型修长优美,线条流畅自然。小口设计精巧,细长颈使器物更显挺拔,圆腹饱满圆润,圈足规整,既符合实用的盛储功能,又具备极高的艺术观赏性,尽显清代康熙时期瓷器端庄典雅与精巧别致兼具的造型特征。 材质与色泽:采用优质瓷土烧制而成,胎体细腻坚致,密度高且质感厚重,敲击时声音清脆悦耳。通体施白釉,白釉洁白莹润,如同凝脂。在此基础上,以青花料绘制纹饰,青花发色浓艳明快,层次丰富,展现出康熙青花 “墨分五色” 的典型特点,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细节:瓶身绘有山水人物纹饰,山水部分,山峦起伏,树木葱郁,笔法细腻,将山水的雄浑与秀丽展现得淋漓尽致;人物部分,人物形象生动,神态各异,或行或止,周围的亭台楼阁、桥梁舟楫等场景元素也刻画得极为精致,仿佛将一幅山水人物画卷生动地呈现在器物之上。颈部还饰有简洁的几何纹,与腹部的山水人物纹相互呼应,整体纹饰布局疏密有致,层次分明,每一处细节都彰显出清代康熙青花瓷器工艺的高超水准和艺术魅力。

历史背景

清代康熙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蓬勃发展,制瓷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康熙青花是清代青花瓷器的代表,它在继承明代青花工艺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此时的青花瓷器,使用的是国产上等青料 “浙料”,经过精心的提炼和运用,使得青花发色鲜艳明快,浓淡相宜,能够呈现出丰富的层次变化,即所谓的 “墨分五色”。康熙青花的纹饰题材极为广泛,涵盖了山水、人物、花鸟、瑞兽、神话故事等诸多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丰富多彩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件青花山水人物纹胆瓶,就是康熙青花的典型代表,它不仅体现了康熙时期制瓷工艺的精湛水平,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和文化艺术氛围。然而,近代以来,由于列强的侵略,大量像这样的清代珍贵文物流散海外,这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胆瓶就是其中之一,它的流失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大损失,也时刻提醒着我们要铭记历史,加强对文物的保护与追索,守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