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2742 件文物

重置
青铜器

春秋青铜带钩

春秋
铜器
民间流失

这件青铜带钩呈弧形,一端弯曲如钩状, 方便勾连腰带;另一端较为平滑。整体线条流畅, 符合带钩便于使用和装饰的功能需求 。其表面带有斑驳的锈迹,呈现出青绿色, 部分区域还能看到镶嵌物(可能是绿松石等 )残留的痕迹,虽历经岁月, 仍能看出曾经装饰的精美。在带钩的中部有一个凸起的钮, 用于与腰带固定,...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鎏金錾花三足银香炉

银器
民间流失

香炉呈扁圆形,鼓腹,底部有三只兽形足, 支撑起整个器物,使其显得稳重而灵动 。带盖设计,盖顶有一个小巧的钮,方便开启香炉盖。香炉通体装饰有精美的錾花图案, 腹部的纹饰丰富多样,可能有花卉纹、云纹、瑞兽纹等, 线条流畅细腻,图案栩栩如生 。香炉盖上也有錾刻的花纹, 与腹部纹饰相呼应,整体装饰风格协...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蓝玻璃罐

玻璃器
民间流失

整体呈球形, 造型简洁圆润, 蓝色玻璃质地, 表面因岁月产生自然的风化痕迹(白色斑点、 磨砂感 ), 呈现出古朴的质感, 蓝色浓郁且均匀, 透光性可能因风化有所降低, 但仍能看出玻璃材质的通透基底 。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黄釉双龙柄陶瓶

陶器
民间流失

瓶身呈经典的 “橄榄形”,由侈口、束颈、丰肩、鼓腹、圈足构成,比例协调,线条流畅,尽显古朴典雅。颈部两侧对称置双龙形柄,龙身蜿蜒、龙首探向瓶口,似 “双龙戏珠”,造型生动,既添灵动,又强化尊贵感,是唐代双龙柄瓶典型特征。通体施黄釉,釉色呈温润的棕黄色,因年代与烧制工艺,釉面有自然斑点、色泽变化,...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黄釉带盖瓷罐

瓷器
民间流失

瓷罐整体造型圆润饱满,腹部较为丰腴,呈现出球形或近似球形的形态, 底部有圈足,以支撑罐体。罐口配有圆形的盖子, 盖顶有一个小巧的钮状装饰,方便拿取和开启 。罐身施黄釉,釉面光滑, 具有一定的光泽度,不过表面也能看到一些细微的痕迹, 可能是烧制过程中留下的瑕疵,或是岁月侵蚀的印记。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汉代银扣彩绘漆盒

西汉
漆器
民间流失

以漆、银为主要材质。 盒体为漆器, 表面髹漆(可能是黑、 红等色漆 ), 并采用彩绘工艺绘制图案(虽因岁月有些剥落,但能看出云气纹、 动物纹等汉代漆器典型纹饰 ); 边缘、 扣合处镶嵌银质部件(银扣 ), 起到加固、 装饰作用, 银扣上或有鎏金(部分金色残留 ), 增添华丽感, 体现汉代 “金银...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汉代陶仓

东汉
陶器
民间流失

整体呈圆筒状, 上窄下宽(或有收分 ), 顶部为小口(便于装粮食 ), 有的口部有简单的沿边, 腹部有几道弦纹(凸起的线条 )装饰, 底部有三足(兽蹄形足常见, 虽因岁月侵蚀, 足的细节难清晰辨认, 但能看出支撑结构 ), 造型简洁实用, 模拟现实中储存粮食的仓廪形态, 体现汉代 “事死如事生”...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汉代陶博山炉

东汉
陶器
民间流失

整体分炉盖、炉身、承盘三部分 。炉盖呈山峦状(博山炉典型特征, 模拟海上仙山 “博山” ), 上面有镂空雕刻, 展现出峰峦、 洞穴、 神兽等(因陶质及岁月侵蚀, 细节难清晰辨识,但能看出山峦轮廓与镂空设计 ), 点燃香料后, 烟气可从镂空处飘出, 营造 “仙气缭绕” 氛围; 炉身多为柱状, 连接...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钧窑月白釉紫斑鸡心罐

北宋
陶器
民间流失

该钧窑瓷器敛圆口,深腹,弧壁,腹底内收,下有小圈足,因形状如鸡心而得名。除足底外,满施天蓝釉,釉层丰厚、质地浮浊、莹润,上有窑变紫斑映衬。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测试1

春秋
陶器
战争掠夺

本品高7.0 口径12.6。此茶碗内外涂满了漆黑的色釉,只有圈足附近露出胎体。漆黑底色映衬下,银色斑点赫然浮现。它的美在于形似油珠的斑点,“油滴”之名由此得来。胎质厚实、坚致,胎土经过精心淘洗,质地细腻,但相比于一些南方的白瓷,建窑油滴天目的胎体显得较为粗糙,这也是其独特的质感之一。

九州国立博物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相关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