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2086 件文物

重置
青铜器

西汉陶马俑

西汉
陶器
民间流失

本品规格为59.69 x 54.61 x 16.51 厘米。以陶土为原料烧制。整体造型矫健,昂首竖耳,马头轮廓线条硬朗,张嘴似作嘶鸣状。马身肌肉线条虽因岁月有磨损,但仍可辨劲健体态,四肢修长且比例协调,尾巴上扬卷曲。陶俑表面存斑驳痕迹,保留西汉陶塑古朴质感。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清代珊瑚苍龙教子带钩

玉器
民间流失

本品规格为10.16 x 2.54 x 2.54 厘米。以珊瑚为材,呈红珊瑚色泽。带钩主体为长条状,一端雕琢威严苍龙首,另一端及钩身雕刻灵动幼龙,呈现 “苍龙教子” 题材。珊瑚质地独特,雕刻细腻,龙形生动。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清代翡翠螭龙纹带扣

玉器
民间流失

本品规格为3.49 x 9.84 x 2.22 厘米。以翡翠为材,呈现绿白相间色泽。由双扣面与连接部件组成,扣面采用透雕工艺,雕琢螭龙穿梭于云纹间,螭龙身形灵动,云纹线条流畅。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清代白玉龙首带钩

玉器
民间流失

本品规格为9.5 x 1.6 x 1.3 厘米。以温润白玉雕琢而成。带钩呈长条状,头部雕琢为生动龙首,五官刻画细致,身形线条流畅。钩身饰有古朴纹饰,增添典雅韵味。整体造型规整,工艺精湛,兼具束带实用功能与艺术审美价值,是清代玉带钩工艺的体现,反映当时玉雕技艺水平与服饰文化中对精美配饰的追求 。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清代白玉苍龙教子带钩

玉器
民间流失

本品规格为13.3 x 2.9 x 3.5 厘米。以温润白玉雕琢而成。带钩主体呈长条状,一端为苍龙首,造型威严,另一端巧妙雕刻幼龙,幼龙形态灵动,与苍龙呼应,呈现 “苍龙教子” 题材。整体线条流畅,雕刻细腻,将龙的神韵与亲子寓意融合,兼具实用(束带 )与文化象征意义,是清代玉带钩工艺精湛、文化内...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明代玉卧兽雕件

玉器
民间流失

本品规格为2.86 x 2.86 x 6.35 厘米。以温润玉石雕琢而成,整体呈卧兽形态。兽身线条流畅,虽经岁月仍可见古朴质感,部分区域带有深色纹理,增添自然韵味。造型憨态可掬,体现明代玉雕写实与简约风格融合的特点。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明代红漆描金佛供纹木雕板

木器
民间流失

本品规格为3.2 x 73 x 27 厘米。以木材为胎,通体髹红漆作底,表面以金漆细腻描绘纹饰。长方形形制,边缘饰连续卷草等纹样,规整华丽;中间主体区域呈现佛塔、佛像、花卉等佛供题材图案,线条流畅,金色与红漆对比鲜明。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汉代彩绘陶女俑

西汉
陶器
民间流失

本品规格为头部11.43*10.8*8.89厘米,主体46.99*24.77*13.97厘米,整体50.8*24.77*13.97厘米。陶质为胎,表面施有彩绘(虽历经岁月,部分色彩有剥落,但仍留存红色等彩绘痕迹 )。女俑为立姿,头部梳有汉代风格发髻,面部五官虽有风化但轮廓可辨。身着汉服,交领右衽...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汉代彩绘陶女立俑

西汉
陶器
民间流失

本品规格为头部10.8*12.07*8.26厘米,主体64.14*26.67*14.61厘米,整体65.41*26.67*17.78厘米。女俑呈站立姿态,头部梳有汉代典型发髻,面部轮廓虽因岁月侵蚀略显斑驳,但仍可辨五官形态。身着交领右衽长袍,衣袖宽大,双手拢于袖中,衣袖处有孔洞。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白玉高仕图牌

玉器
民间流失

本品规格为6.4 x 4.1 x 1.3 厘米。以温润白玉为材,呈长方形。牌面浅浮雕一位身着长袍的高士,神态悠然,似与身旁灵岩、仙草互动,周边辅以云纹、山石等景致,构图简洁却意境深远。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相关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