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2086 件文物

重置
青铜器

宋代钧窑玫瑰紫釉碗

北宋
瓷器
民间流失

本品高度为7.9厘米,直径危14厘米。碗身施玫瑰紫釉,紫蓝交融间泛金色窑变斑点,因钧窑独特的 “铜红釉” 配方与还原焰烧制,自然形成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的奇幻效果,是宋代 “尚变” 审美在陶瓷中的体现。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商青铜觚

铜器
民间流失

本品规格为28.26 x 14.92 x 14.29 厘米。遵循商代青铜觚典型形制,喇叭形敞口,便于注酒;器身修长,线条流畅,中段有凸起的箍状装饰,增加层次感;底部为圈足,稳定支撑整体。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商代青铜铃

铜器
民间流失

本品规格为4.13 x 4.13 x 2.22 厘米。其造型为合瓦形,有环形纽,器身饰有简化纹饰,虽历经岁月侵蚀,仍可见古朴质感。商代青铜铃常用于祭祀、礼仪等活动,是研究商代礼乐文化与青铜工艺的重要实物,见证当时的社会风貌与技术水平 。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商代青铜戈

铜器
民间流失

本品规格为21.27 x 7.94 x 7.94 厘米。整体呈现出古朴厚重的质感,表面因岁月侵蚀覆盖着斑驳的绿锈与红斑,是铜锈自然氧化的痕迹,见证漫长历史。其形制上,援部(戈的刃身部分)窄长且前端尖锐,利于啄击、钩割;阑部(援与内之间的凸起)有穿孔,用于穿绳绑定柲(木质戈柄 ),以固定戈身;内部...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清代黑漆描金山水纹圈椅(成对)

木器
民间流失

本品规格为104.78 x 66.89 x 61.81 厘米。圈椅经典制式,弧形搭脑流畅优美,扶手婉转围合,靠背板嵌装,座面配软屉,整体线条简洁却不失优雅,符合清代圈椅 “天圆地方” 的传统审美。通体髹黑漆为地,以金漆精细描绘山水纹,靠背板、牙板、腿足等处皆有装饰,金漆图案与黑漆底色对比鲜明,既...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清代仿哥窑双兽耳罐

瓷器
民间流失

本品规格为16.51 x 20.32 厘米。圆腹、短颈、撇口,肩饰对称兽耳(形态古朴,增添灵动 ),整体器型饱满端庄,延续哥窑经典罐式,符合清代 “复古尚雅” 的瓷器审美。施仿哥窑开片釉,釉色白中泛青(或因烧制氛围呈现米黄、粉青等色 ),开片 “金丝铁线” 特征鲜明(深色主线与浅色细纹交织 ),...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青玉子母兽带钩

玉器
民间流失

本品规格为2.54 x 8.89 x 1.91 厘米。以青玉为材,呈现子母兽造型。钩首为兽首,钩身雕刻子母兽,子兽依附于母兽,形态生动,毛发等细节通过雕刻展现,古朴自然。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青釉弦纹双系罐

战国
瓷器
民间流失

本品规格为33.02 x 35.56 厘米。其造型为圆腹、敛口,肩部有对称双系。罐体施青釉,饰弦纹(多道凸起线条 ),呈现古朴质感。作为战国时期的青瓷,反映当时制瓷工艺水平, 是研究古代陶瓷发展、战国生活用器的重要实物, 见证早期瓷器从原始向成熟演进的阶段 。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青铜带盖附耳三足鼎

东周
铜器
民间流失

本品规格为整体18.1 x 26.67 x 23.5 厘18.1 x 26.67 x 23.5 厘米,三脚架12.38 x 26.67 x 23.5 厘,盖子5.72 x 20.96 厘米。由器身与器盖组成,盖为圆形,设环形钮与卡扣,可稳固扣合;器身鼓腹,一侧有附耳(似兽形 ),便于搬运,另一侧...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青铜蝙蝠形饰件

铜器
民间流失

本品规格为1.27 x 19.69 x 6.35 厘米。以蝙蝠为造型,两翼展开,形态较为生动。青铜质地,表面因岁月侵蚀呈现出斑驳的锈迹,保留着古朴的质感。蝙蝠在传统文化中常与 “福” 谐音,有祈福纳祥之意,这类饰件可能用于装饰器物、建筑构件或服饰等,反映当时的工艺水平与文化寓意 。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相关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