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2555 件文物

重置
青铜器

清代康熙年间硬瓷五彩花卉蝴蝶纹瓶

瓷器
民间流失

这是一件清代康熙时期(约 1662-1722 年)的硬瓷瓶,高 21.6 厘米,直径 12 厘米,现处于存储状态,属于对瓶中的一件。器物为硬质瓷材质,采用五彩工艺装饰,以透明铁红、青蓝、紫、两种绿色、蓝、黄等珐琅彩绘制,细节处用黑色与金彩点缀。瓶身呈球形,颈部细长呈圆柱形,两侧绘有茂密花卉、草丛...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角件

东周
铜器
民间流失

角雕文物的材质多为牛、羊、鹿、犀牛等动物的角。不同动物角的质地、颜色、纹理各有特点,例如犀牛角有较粗的直线纹,角的顶端有小砂眼,近似蜂窝状,表面为乌黑色,内中渐浅,为灰褐色或浅灰黄色;水牛角有的呈黑色,有的呈灰黄色半透明,有的带有斑纹。角雕艺术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不同时期的...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加拿大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清代玉插屏

玉器
民间流失

这是一件 19 世纪(1800-1900 年)的玉质桌屏,长 22.7 厘米,宽 15.5 厘米,现处于存储状态。器物为软玉材质,呈绿色,正面刻有应制诗文,内容为:“百羊群各有名,训子从道真。贺处独坐众树下,对竹言安贫。真美流芳梅香里,正当春回大地时。—— 臣太吉庭恭奉御题”;背面刻有与诗文呼应...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钟石

铜器
民间流失

部分钟石会有精美的雕刻或纹饰。如一些编磬的表面可能刻有龙凤、花卉、几何图案等,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钟石的形状多样,常见的有鼓形、磬形等。如陈仓石鼓形似鼓,圆而见方,上窄下大,高约 3 尺,中间微凸;编磬则多为不对称拱形的石片钟石文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加拿大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汉白玉兽面纹剑饰

东汉
玉器
民间流失

这是一件汉代(公元前 206 年 - 公元 220 年,具体年代为 200-1 年)的玉质剑璏,高 1.3 厘米,长 10.5 厘米,宽 2.35 厘米,现处于存储状态。材质为软玉,呈半透明的奶白色,表面有大面积风化痕迹。器物饰有 C 形涡纹,一端雕刻饕餮兽面纹,整体造型贴合剑鞘使用需求,体现了...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角片

东周
铜器
民间流失

常见为鹿角(质地较硬,表面多有自然纹理,断面呈蜂窝状孔隙)、牛角(质地坚韧,色黄白或灰黑,表面光滑带细密生长纹); 珍稀材质如犀牛角(表面有 “竹丝纹”“粟纹”,质地细腻,色泽温润,多呈深褐或黑褐色)、象角(色乳白或淡黄,质地较粗,横截面有同心圆纹理)。年代久远的角片因长期使用或埋藏,表面形成...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加拿大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受十戒文

纸质品
民间流失

《受十戒文》是公元888年由敦煌三界寺僧人法信撰写的佛教戒律文献

大英图书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宋代青白瓷婴戏纹高足碗

南宋
瓷器
民间流失

这是一件宋代(960-1279 年)的青白瓷高足碗,高 8.2 厘米,最宽处直径 20 厘米,底部直径 5.5 厘米,现藏于菲茨威廉博物馆应用艺术部。器物以瓷为材质,属青白瓷类型,碗内心装饰有两个童子在缠枝藤蔓间嬉戏的图案,整体造型简洁雅致,体现了宋代青白瓷在纹饰与实用结合上的特点,是宋代日常生...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汕头碗盆

瓷器
民间流失

器型的形式多样,多采用当地的陶土或瓷土制作,质地因年代和制作工艺而异。早期的碗盆胎质相对粗糙,含有较多杂质,颗粒感较强;随着制作工艺的进步,胎质逐渐变得细腻、致密,如明清时期的一些精品瓷器,胎体坚硬,质地纯净。有薄胎和厚胎之分,给人一种质朴、坚实的感觉,常见于民间日常使用的器物,能够承受一定的磨...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加拿大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石湾瓷花瓶

陶器
民间流失

石湾瓷花瓶造型丰富多样,常见的有梅瓶、长颈瓶、盘口瓶、琮式瓶、胆式瓶、兽耳瓶等。梅瓶通常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给人一种端庄典雅的美感;长颈瓶则具有细长的颈部,瓶身修长,比例协调,展现出优雅的气质;盘口瓶的瓶口呈盘状,颈部较短,腹部圆润,给人以稳重之感。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加拿大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相关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