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5326 件文物
明代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
本品规格为9.9 厘米。以金属为胎体,表面鎏金,虽历经岁月,部分鎏金有磨损,但仍可见其华贵质感。佛像呈结跏趺坐之姿,身姿端庄稳重。头部螺发规整,肉髻高耸,面容安详平和,双目微阖,似在静思或慈悲观照众生。身着袈裟,衣纹流畅自然,褶皱处理细腻,贴合身形,尽显衣料的质感与垂坠感。双手结禅定印,掌心托着...
明代鎏金佛像(结说法印坐像)
本品规格为9.9 厘米。以金属为胎体并经鎏金工艺处理,整体呈现出华贵的金色。佛像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莲花座纹饰精美,莲瓣造型饱满,细节刻画入微,彰显出庄严神圣的氛围。佛像头部螺发规整,肉髻高耸,面容安详,双目微阖,神态宁静而慈悲。身着的袈裟纹饰细腻,衣纹线条流畅自然,褶皱处理贴合身形,将衣料的质...
明代刘度青绿山水图轴
本品规格为135.8 x 52 厘米。以立轴形式呈现,展现出典型的青绿山水风貌。画面中,山峦以青、绿等明快色彩为主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色彩的晕染,表现出山石的质感与层次。山峰巍峨耸立,形态各异,有的陡峭险峻,有的平缓舒展。山间云雾缭绕,增添了画面的空灵之感。近处,几棵苍劲的松树挺拔而立,枝干虬曲...
明代蓝瑛山水图轴
本品规格为141 x 56 厘米。以水墨绘就,展现出悠远空灵的山水意境。画面中,几株苍松虬曲多姿,扎根于山石之间,枝干挺拔,松针细密,尽显苍劲古朴之态,仿佛历经岁月沧桑。远处山峦连绵,以淡墨轻染,层次分明,营造出深远的空间感。山间云雾缭绕,若隐若现,为画面增添了朦胧缥缈的气韵。近景的山石用皴法细...
明代蓝瑛《秋山暮云图轴》
本品规格为185.3 x 48.4 厘米。以立轴形式呈现,展现出典型的明代山水画风貌。画面中,巍峨的山峦在暮云的掩映下,更显雄浑与缥缈。山间云雾如轻纱般缭绕,将山峦的轮廓若隐若现地勾勒出来,营造出悠远空灵的意境。近处,树木姿态各异,有的枝干虬曲苍劲,树叶或呈深绿,或带秋意的红黄,色彩层次丰富,尽...
明代红衣罗汉图轴
本品规格为128.5 x 62 厘米。画面主体是一位身着红色僧衣的罗汉,红色僧衣色泽鲜艳且富有质感,在整体色调中十分醒目,凸显出罗汉的庄严与神圣。罗汉面容刻画细致,神态安详肃穆,仿佛正处于禅定之中,传递出一种宁静致远的宗教气韵。罗汉所处的环境也颇为考究,周围有茂密的树木,枝叶繁茂,色彩以深绿等色...
明代风雨归舟图轴
本品规格为170.5 x 103.4 厘米。画面以绢本为载体,展现出风雨交加的山水景象。天空中,风雨如帘幕般倾斜而下,营造出强烈的动感与阴沉氛围。近处,岸边有房屋错落,树木在风雨中枝条摇曳,尽显萧瑟之态;水面上,波涛涌动,一叶扁舟在风雨里艰难前行,似有归航之意。远处山峦在雨雾中若隐若现,层次朦胧...
明代边文进《栖雀图》
本品规格为24.3 x 21 厘米。画面以棕褐色绢本为底,营造出沉静的氛围。一只雀鸟栖息在枯瘦的枝桠上,雀鸟以简洁的水墨线条勾勒形态,羽毛的质感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表现,神态灵动;枯树枝干用劲健的笔墨描绘,枝桠疏朗,与雀鸟相互映衬,整体画面简约空灵,尽显水墨写意的清逸之趣,传递出清幽孤寂的意境,展...
明《幽谷鸣琴图》
本品规格为132 x 50.5 厘米。画面近景处绘有茂密的树木,树干形态各异,有的弯曲盘绕,有的挺拔向上,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树下或许有隐约的人物形象,似在抚琴,为幽静的山谷增添了人文气息, 也点明了 “鸣琴” 这一主题 。中景部分是山石与溪流,山石以不同的皴法描绘,展现出其坚硬的质感和奇特...
北宋青釉斗笠盏
本品规格为直径22.6厘米,高度7.5厘米。造型呈斗笠状,敞口、斜腹、小圈足。通体施青釉,釉色温润,带有自然的开片纹理,增添了古朴雅致之感。胎质细腻,整体器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展现出北宋时期瓷器崇尚简约、追求自然天趣的审美风尚,是北宋青瓷中的典型器物,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制瓷工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