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5326 件文物
清《观瀑闲舟图》
本品规格为20 x 22.3 厘。画面以淡墨轻染,绘就山水胜景:巍峨山石层叠,以皴法勾勒纹理,深浅交错间显雄浑质感;山间瀑布飞流直下,如白练穿空,添灵动气韵。江上闲舟静泊,或孤帆远影,或近岸停靠,与山水相融。崖畔小屋隐于林麓,一人凭窗,似观瀑赏景,寄情自然。整体布局疏密有致,色调温润含蓄,借 “...
青花红绿彩龙纹围棋罐
罐身呈圆形,颈短,肩圆,口大容拳,底为卧足,整体形似人头,这种器型在西方也被称为 “姜罐”。釉面肥润,白中泛青,质地晶莹纯净。罐身四面分别绘有龙戏珠的场景,龙纹为荷塘游龙样式,龙在莲池中穿行,随着龙的游动,莲花、水草亦呈翻舞状,此外还伴有祥云纹、卷草纹与莲纹等作为装饰。
藏族白度母铜坐像
白度母通常为一面二臂,面目端庄慈和,温静微笑,法相寂静。头戴花蔓冠,乌法挽髻,秀发后束,顶髻飘逸,双耳坠着大环。她肤色洁白,身放五光,上身袒露,颈挂珠宝璎珞,斜披珞腋,身着五色天衣绸裙,细腰丰乳,如妙龄少女。双足金刚咖趺坐安住于莲花月轮上,右手膝前手掌向外结施愿印以示救助,左手当胸以三宝印抚乌巴...
南宋仕女侍坐图轴
本品规格为201 x 75.5 厘米。画家对人物身形、服饰线条的勾勒细腻流畅,通过疏密有致的线条表现出衣物的褶皱和质感, 体现出南宋人物画注重写实的风格。例如,人物衣物的飘带、袖口等细节处,线条灵动,富有韵律感。采用了主次分明的构图方式,将端坐的主要人物置于画面中心或显眼位置,突出其重要地位, ...
南宋山居对谈图团扇面
本品规格为26 x 27.3 厘米。画面呈现出典型的山居场景, 一座质朴的草庐坐落在山水之间, 草庐以简洁的线条勾勒, 展现出自然、 随性的气息。 草庐内, 两位士人相对而坐, 似在进行着深度的交谈, 人物神态平和、 专注, 传递出一种闲适、 清雅的氛围, 体现出南宋文人对山林隐居生活和精神交流...
南宋青白瓷花口盏托
本品规格为4.9 x 10.5 厘米。茶盏口沿为花口造型,线条优美流畅,宛如绽放的花瓣,为器物增添了几分婉约与灵动之美 。盏身斜收,底部有圈足,整体造型比例协调,符合当时的审美和使用习惯。盏壁轻薄,体现了南宋制瓷工艺在成型技术上的高超水准。托盘同样采用花口设计,与茶盏口沿相呼应,边缘微微上翘,既...
南宋木雕观音菩萨立像
本品规格为162.9 x 55.9 厘米。观音菩萨立姿,身形修长,比例协调。头戴宝冠,冠饰精美繁缛,彰显神性。身披长袍,衣纹流畅自然,依身体曲线垂坠,雕刻细腻,生动呈现衣物质感。右手残损,左手持物,姿态端庄,传递出宁静慈悲的气韵 。
南宋绢本竹蝶图
本品规格为23.8 x 25.6 厘米。画面中,竹子是主要描绘对象之一。几枝竹子形态各异,有的竹叶舒展,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叶片的轮廓,展现出竹叶的轻盈与生机;有的竹枝细长,微微弯曲,似在微风中摇曳 ,画家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表现出竹子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在竹子上方,一只蝴蝶翩然飞舞。蝴蝶造型生动,...
南宋绢本汀岸禽影团扇图
本品规格为22.4 x 24 厘米。画面整体布局精巧,以汀岸为核心场景展开描绘。近景处,汀岸的一角清晰可见,岸边生长着形态各异的草木。粗壮的树木枝干虬曲,虽有部分枝条光秃,却也点缀着稀疏的叶子,似在寒风或时节交替中展现出独特的生命力; 旁边还有几株枝叶较为繁茂的植物,墨色点染的叶片错落有致,有的...
南宋绢本双禽栖枝团扇图
本品规格为24.8 x 25.7 厘米。画面中,两只禽鸟姿态各异,生动鲜活。左侧的禽鸟稳稳栖于枝头,身体微微挺立,头部扬起,似乎在警觉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 。它的羽毛刻画细腻,以简洁而精准的笔触勾勒出轮廓,墨色的深浅变化巧妙地表现出羽毛的层次感和质感,黑白相间的羽毛对比鲜明,栩栩如生。禽鸟所栖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