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2368 件文物

重置
青铜器

樺纒尺八

竹器
民间流失

正仓院北仓所藏‌樺纒尺八‌为8世纪唐代宫廷乐器遗珍,以天然竹材为基,通体缠绕染色的桦树皮条带,形成独特的螺旋纹饰。管身长43.7厘米,开六孔(前五后一),吹口斜切呈半月形,符合唐代尺八标准形制。其工艺核心在于桦皮缠卷技术:树皮经染色后紧密包裹竹管,接缝处以鱼胶粘合,既强化结构又赋予装饰性。管身阴...

正仓院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玉尺八

玉器
民间流失

正仓院南仓所藏‌玉尺八‌为8世纪奈良时代宫廷乐器,长34.5厘米,由整块和田青玉雕琢而成,通体莹润,呈淡青色。管身开五孔(前四后一),吹口斜切,形制与唐代尺八一致,但材质罕见——唐代尺八多为竹制,玉制仅此一例。管身阴刻唐草纹与联珠纹,纹样精细流畅,兼具中亚粟特风格与唐代工艺特征。此物原属圣武天皇...

正仓院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北宋建窑兔毫盏

北宋
瓷器
民间流失

细观其蓝色兔毫纹理清晰、纤俊秀逸,随口沿处自上而下迸发流动,长短有序、层次分明,如盈盈水波,映皎洁月光,蓝光幽静,雅致清凝。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唐代越窑青瓷盖盒

瓷器
民间流失

以青绿色釉为主,釉层均匀肥厚,光泽柔和内敛,犹如湖水般清澈碧绿,又似美玉般温润光泽,有 “千峰翠色” 的美誉,略带黄色或灰色调。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西周青铜觥(带铭文)

西周
铜器
民间流失

椭圆体,前作龙头形,盖上饰龙纹,兽面纹,上有半环钮,后端有缺口嵌放斗勺,勺柄伸出觥外,腹内有隔梁分为二室,盖饰象鼻纹。兽面纹,腹饰兽面纹,口和圈足仅饰弦纹。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七条刺纳树皮色袈裟

纸质品
民间流失

正仓院北仓所藏“七条刺纳树皮色袈裟”为唐代佛教圣物,属圣武天皇御用袈裟。其主体以赤、青、黄、绿、茶五色平绢裁切后缝缀而成,长145厘米,幅宽262厘米,背面衬碧绫,边缘镶丝带。工艺上采用“刺纳”(即纳刺)技法,将碎布精密拼接成树皮状肌理,避免使用青、黄、赤、白、黑五种佛教禁忌的“正色”,故称“树...

正仓院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夹缬罗几褥

纸质品
民间流失

正仓院所藏"夹缬罗几褥"为8世纪唐代宫廷染织杰作,以罗为底,采用夹缬工艺制成。其主体呈长方形(约150×100厘米),绀青色底上印染对称的"花树双鸟纹":树干盘曲如虬,枝叶间点缀团花,双鸟相对栖枝,羽翼施以黄赭晕染,喙部点朱红。边缘饰联珠纹与唐草纹带,整体配色浓丽,体现盛唐"青碧为尚"的审美。此...

正仓院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汉代“长宜子孙”铜镜

西汉
铜器
民间流失

物为圆形青铜镜制式,直径未明确记载。主体结构以规矩纹为框架支撑,镜体最外层延伸出宽平镜缘,该部位通过三重纹饰带叠加装饰:内层为连续短斜线纹,中层为窄幅锯齿纹,外层环饰龙凤纹图案。外有一圈金文,这是商周时期青铜器上常见的铭文,用于记录制作这件青铜器的原因。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槃龙背八角镜

铜器
民间流失

槃龙背八角镜‌为日本正仓院北仓所藏盛唐铜镜珍品,直径29.8厘米,重3042.7克,镜体呈八出葵花形,圆钮居中。镜背以‌平螺钿工艺‌为核心:盘踞的鎏金铜龙呈C形环绕镜钮,龙首左向吞珠,双角后扬,鳞甲与肘毛以细密阴刻呈现,四肢三尖爪遒劲有力,龙身周饰四组卷云纹。龙纹主体镶嵌鲍鱼贝薄片,局部填涂绿松...

正仓院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螺钿木双陆局

木器
民间流失

‌螺钿木双陆局‌是日本正仓院珍藏的唐代博弈器具,属8世纪奈良时代漆木器杰作。棋盘呈长方形(纵54.3厘米、横31厘米、高16.7厘米),以紫檀木为胎,四周设短栏围挡。盘面镶嵌象牙月牙形“城”与对称分布的十二个圆形花眼“梁”,象征双陆棋的博弈路径。盘底为曲尺形板状腿,壶门式透光设计,下承云头托泥。...

正仓院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相关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