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5326 件文物
辽代鎏金太平有象香薰摆件
本品规格为18.5 厘米。以大象为原型,通体鎏金,虽历经岁月,金色仍显华贵。象身比例协调,四肢敦实,象鼻自然卷曲,生动还原大象形态。象背设香薰容器,象身披饰华丽鞍鞯,錾刻繁复花纹,工艺精湛,尽显辽代金属铸造与鎏金技艺水准 。鞍鞯上纹饰精美,或为祥瑞图案,线条流畅,细节丰富。象身配饰铃铛等小饰件,...
辽代鎏金观音立像
本品规格为43.8 厘米,底座直径14.6 厘米。观音头戴宝冠,冠饰精美,面庞慈祥,五官线条柔和。身披天衣,衣纹流畅自然,璎珞、佩饰细致入微,尽显华贵。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持物(或原持物已失 ),身姿端庄立于莲台之上,莲瓣饱满。虽鎏金有剥落,仍难掩古朴庄严,融合契丹民族风格与中原佛教造像传统,是研...
李士达《岁朝村庆图》
本品规格为33.3 x 53 厘米。屋舍内外、桥畔、树下,百姓或聚谈、或劳作、或闲坐,姿态生动,传递新春热闹氛围。茅屋、木桥、树木、水岸构成自然村落肌理,树木枝干苍劲,屋舍错落有致,水岸与桥的搭配强化空间层次。左上角题字记录创作背景与祝福,增添文人画意趣。
李山《五松图》
本品规格为199.9 x 94.3 厘米。画面以五棵松树为核心,松树形态各异,枝干盘曲交错、虬劲苍古,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松针以细腻或粗放的笔触描绘,层次丰富,有的茂密如盖,有的稀疏留白,营造出松树在自然环境中不同的生长态势,仿佛能感受到松树坚韧的质感。
金代三彩刻花鸭纹枕
本品规格为12.7 x 39.5 厘米。以三彩工艺制作,枕面呈如意形,施绿釉为地,开光内刻绘鸭戏莲池图景,有鸭子、荷叶、水草等,刻花线条流畅,色彩黄绿搭配古朴。造型符合金代瓷枕特征,兼具实用与装饰性,是研究金代陶瓷艺术、生活民俗的实物,反映当时制瓷工艺与审美,见证金代陶瓷文化传承 。
金代木雕彩绘观音菩萨立像
本品规格为218.5 厘米。观音菩萨呈立姿,身形修长优美,比例协调。头戴宝冠,冠饰繁复精美,虽历经岁月仍显华丽。身体部分肢体残损,却无损整体神韵,现存衣饰、身姿等细节,生动展现观音慈悲庄严的气质,姿态端庄,传递出宁静祥和之感 。
樊圻山水花卉册-月夜芙蓉禽栖
本品规格为12.6 x 17.3 厘米。右侧以细腻笔墨绘月夜小景, 明月高悬, 芙蓉绽露, 禽鸟栖息水畔, 枫叶点缀枝头, 色彩淡雅和谐, 营造出 “静谧秋夜、 生机隐现” 的氛围, 展现樊圻对自然时序与细节的精准捕捉。左侧行书题诗, 文字围绕 “秋气、 明月、 芙蓉、 禽鸟” 展开, 从 “枫...
樊圻山水花卉册-幽壑静林
本品规格为12.6 x 17.3 厘米。画面呈现典型的山水布局,近景、中景、远景层次分明。近景处,几棵树木错落分布,树叶茂密,增添生机;中景是巍峨的山崖,山石纹理清晰,形态雄浑;远景中,山峦连绵,与天空相融,营造出悠远的空间感。幽壑藏于山间,似有静谧气息流淌,“幽壑静林” 的景致由此展开,展现出...
樊圻山水花卉册-溪山闲行
本品规格为12.6 x 17.3 厘米。右侧以淡墨浅绛绘山水,山峦层叠,云雾缭绕, 溪谷间小径蜿蜒,一人独行, 草木点缀增添生机。 整体营造出静谧悠远、 超然物外的山水意境, 呼应 “闲行” 之趣, 展现樊圻对山水气韵的精妙把握。左侧行书题跋, 笔墨流畅自然, 文字记述与山水意境相契, 传递出文...
樊圻山水花卉册-题跋页
本品规格为12.6 x 17.3 厘米。采用传统册页对开形式, 纸张为洒金笺, 质地古朴, 洒金点缀增添雅致韵味, 呈现出清代文人书画册页的典型装帧风格。右侧以行书题跋, 字体灵动洒脱, 墨色浓淡相宜。 内容围绕 “金陵八家画传” 展开, 谈及对樊圻(樊会公 )画作的评价, 提到 “最罕喜其笔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