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2341 件文物

重置
青铜器

宋官窑青釉葵口盘(残)

南宋
瓷器
民间流失

高5厘米,口径19.5厘米,盘呈六瓣葵花式,浅腹檀底,通体是半透明的灰蓝色釉,釉面还开有细碎裂纹。口沿镶嵌着铜扣,圈足鹿胎处呈棕褐色,底部还刻有乾隆玉蹄狮铁足兵文火器捐

爱丁堡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战国错金银铜车饰

战国
铜器
战争掠夺

错金银马首形辕饰(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呈马首形,双目圆睁,颈部错金银云纹、鳞纹,象征战车威仪。 错银铜车毂饰(镇江博物馆藏):圆筒状,口沿嵌银片,饰锯齿纹与花瓣纹,纹饰单元呈带状分布,极富韵律。 错金银铜辕首(河南淮阳马鞍冢出土):鼻、耳部错金,面部错银卷云纹,线条流畅,动感十足。 这些车...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南宋官窑盘

南宋
瓷器
民间流失

南宋官窑葵口盘一般为六花口折腰盘,口沿呈六瓣葵花形,线条优美流畅,斜壁,盘心微凹,浅腹,整体造型规整、典雅,圈足低矮。葵口盘的尺寸不一,如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的南宋至元代葵口盘,直径为 16.5cm,整体厚度 / 高度为 1.125 英寸.采用垫烧法烧制,内外施青釉。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商代石磬

石器
战争掠夺

商代石磬多为片状,倨句形(五边形)或鱼形,通体磨光,部分雕刻精美纹饰。最著名的**虎纹石磬**(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正面以双勾线刻威猛虎纹,虎目圆睁,獠牙锋利,身躯匍匐作扑食状,线条遒劲流畅,体现商代高超石刻技艺。经测音,虎纹石磬可奏五音阶,音色清越,表明其兼具礼器与乐器功能。其他商磬如殷墟妇好墓...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唐鲁山窑花釉执壶

瓷器
民间流失

唐代鲁山窑花釉执壶高约20厘米,壶身呈饱满的梨形,短流曲柄,造型端庄典雅。其最显著的特征是通体施黑釉为底,釉面自然流淌形成蓝白相间的窑变斑纹,如泼墨山水般酣畅淋漓。胎质坚硬呈灰白色,釉层厚润有玻璃质感,底部露胎处可见细密旋纹。

爱丁堡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清乾隆珐琅彩西洋人物碗

瓷器
战争掠夺

乾隆珐琅彩西洋人物碗以瓷胎为主,外壁多施黄釉为地,采用“开光”技法绘西洋人物,如仕女、孩童等,人物金发深目,衣着华丽,背景缀缠枝花卉或山水。内壁常素白,底书“乾隆年制”蓝料楷书款或青花篆书款。铜胎画珐琅碗则于金属胎上直接施彩,人物结合西洋光影技法,但保留中式构图。工艺上需二次烧制:景德镇制素胎→...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清雍正粉彩花鸟盘

瓷器
战争掠夺

雍正粉彩花鸟盘以釉上彩工艺著称,胎体细腻,釉面莹润。盘心多绘花鸟纹饰,如牡丹、梅花、喜鹊、绶带鸟等,色彩以粉红、淡绿、鹅黄为主,色调柔和典雅。部分精品采用“过枝”技法,纹饰从盘内延伸至外壁。底款多为青花“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或双圈款。画工精细,鸟羽、花瓣层次分明,体现雍正朝“文雅精巧”的审美风格...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清康熙五彩人物瓶

瓷器
战争掠夺

康熙五彩人物瓶以釉上彩工艺著称,胎体细腻,釉面莹润。典型器型如棒槌瓶,盘口直颈,斜肩直腹,外壁五彩装饰。常见纹饰包括“刀马人”(武将征战场景)、“三国故事”、“郅恽拒关”等历史题材。色彩以红、绿、黄、蓝、黑为主,釉上蓝彩与黑彩的运用使色调对比强烈。人物描绘精细,面部以黑、红、白三彩勾勒,衣纹流畅...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战国错金铜带钩

战国
铜器
战争掠夺

战国错金铜带钩造型多样,常见琵琶形、兽面形、长牌形等,钩首多雕龙、凤、兽首等纹饰。其表面采用错金银工艺,即在青铜器表面錾刻凹槽,嵌入金丝或银丝,再打磨平整,形成华丽纹饰,如云纹、几何纹、蟠螭纹等。部分带钩镶嵌绿松石,色泽青翠,与金丝交相辉映,尽显奢华。钩体背面有圆形钮,用于固定腰带。河南博物院藏...

大英图书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明万历五彩龙纹盘

瓷器
民间流失

器型端庄典雅,釉色温润如玉。其表面绘有精美的缠枝莲纹与云鹤纹样,笔触流畅细腻,青花发色浓淡相宜,呈现出"苏麻离青"钴料的典型晕染效果。底部可见规整的"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整体既体现了宫廷御用瓷的严谨工艺,又透露出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是明代早中期青花瓷鼎盛时期的代表性作品。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相关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