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2341 件文物
元代青花鱼藻纹罐
罐体浑圆饱满,短颈丰肩,通体施透明釉。鱼纹采用"一笔点划"技法,鱼鳞以网格纹表现,水藻线条流畅自然。胎骨坚致,釉面可见细小棕眼,苏麻离青料在积釉处形成银黑色结晶斑。器底有元代典型的粘砂现象。
明代法华釉陶梅瓶
梅瓶修长挺拔(高约30-40cm),肩部丰满,腹部渐收。采用"立粉堆花"技法:以胎泥勾勒缠枝牡丹、八仙等纹饰轮廓,再填施孔雀蓝、茄皮紫、鹅黄等低温釉,釉色明艳如宝石。胎骨灰白疏松,底足露胎处可见明显旋坯痕。
商代玉鱼佩
玉佩作扁平鱼形,鱼嘴部钻有系孔。通体以商代典型工艺装饰: 1. 鱼鳃部刻"回"字形阴线 2. 鱼身饰"人"字形鳞片纹 3. 鱼尾分叉处采用"撤刀"技法 玉料为青玉质地,经三千年土沁后呈现"熟坑"光泽,鱼眼为典型商代"外大内小"对钻孔。
新石器时代红陶鬲
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主,器形敛口卷沿,深腹与矮袋足相映,整体造型圆鼓多变。从早期到晚期,鬲的器形由高到低变化,两裆由高变矮,反映了陶器制作的逐渐演变。鬲作为平底器的一种,其多样化的形态和独特的纹饰,如粗绳纹、弦纹等,共同展现了西周陶器的艺术魅力与丰富功能。
清光绪霁蓝釉象耳瓶
清光绪霁蓝釉象耳瓶为典型官窑制式,器身呈四方形,圆口微侈,颈部两侧饰象首衔环耳,取"太平有象"之吉祥寓意。通体施霁蓝釉,釉色匀净深沉如蓝宝石,釉面莹润透亮,底部青花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其造型承袭乾隆时期象耳方瓶样式,既保留了传统祭蓝釉的庄重典雅,又通过规整的器型线条与象耳精工细节,...
乾隆御制铜胎画珐琅黄地牡丹纹瓶
铜胎为体,通体施明黄珐琅釉为地,采用宫廷画珐琅工艺精制而成。瓶身满绘缠枝牡丹纹,花朵层叠绽放,枝叶婉转流畅,以金线勾勒轮廓,红、粉、白等多色珐琅彩渲染花瓣,形成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纹饰布局严谨对称,既承袭传统吉祥图案,又融入西洋绘画技法,釉色明艳饱满,金彩璀璨夺目,充分展现了乾隆时期画珐琅工艺的...
明万历五彩鱼藻纹盖罐
鱼藻纹盖罐是明代嘉靖年间官窑烧制的典型器物,以直口短颈、丰肩硕腹的造型和绚丽多彩的装饰著称 。通体采用红、黄、绿及青花四色绘制莲池鱼藻图,八尾形态各异的鲤鱼穿梭于莲荷、水藻间,纹饰布局繁密传神。罐体呈直口短颈、丰肩硕腹造型,属典型明代罐式。通高33.2厘米,口径19.5厘米,足径24.1厘米,胎...
青铜兽面纹簋
簋侈口束颈,鼓腹两侧设兽首耳,并配有垂珥,造型雄伟。其下为高圈足,底承狭边,整体设计精巧。口沿弦下装饰环柱角兽面纹,以云雷纹细密组成,中部浮雕两龙首分隔,圈足亦作兽面纹带,双耳兽首与耳垂兽尾相呼应,展现出西周青铜器的独特魅力,为赛克勒旧藏,极具历史与艺术价值。
磁州窑白地黑花家国永安题记枕
北宋磁州窑“家国永安”题记枕(高13厘米,长19厘米,宽12厘米)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编号1914,0413.1),是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鲁山段店窑的典型器物45。通体施白釉,釉面微泛黄,采用磁州窑标志性的“白地黑花”工艺: 铭文布局:枕面中心刻“家国永安”四字,左侧书“熙宁四年三月...
明万历青花徽章纹克拉克瓷碗
明万历青花徽章纹克拉克瓷碗(编号1957,1216.19)高17.3厘米,直径34.6厘米,弧壁深腹,花口沿外撇,胎体轻薄透光,釉面莹润泛青。其核心特征是中西合璧纹饰:外壁绘四组盾形纹章,每章饰双头五兽的鳞翅怪蛇(象征欧洲贵族徽记),蛇纹飘带书拉丁格言“Septenti nihil no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