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2288 件文物
鱼形玉佩
板状体玉鱼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商代形成直条形、弧状形、扁圆形三类基本形制 。直条形玉鱼口部多有横向穿孔,背鳍以阴刻网格纹装饰,弧状玉鱼常与璜形制结合,尾端分叉且嘴部带悬挂孔 。妇好墓出土的75件玉鱼中,标本M5:1103采用"臣"字眼造型并保留红山文化钻孔工艺 西周时期出现璜形鱼身玉佩,中国...
有领玉璧
领玉璧是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时期典型玉礼器,其最大特征为圆孔周缘凸起形成玉领,常见尺寸为直径16.9厘米、孔径6.25厘米、领高3.57厘米 。该器物采用透闪石玉材制作,器表常呈现红褐色、米黄色、黄褐色与青灰色相间效果,器体打磨精细并饰有同心圆圈弦纹
商代龙形玉佩
商龙纹玉佩 呈淡黄色,体扁薄,正面浅浮雕正视盘龙纹。 龙首有蘑菇形角。 宽鼻,露齿。 背缘刻有脊骨纹。 一足,分四爪。 反面光素,斜钻两穿带孔。 古代以龙鱼皆属鳞虫水物,又有龙鱼互变的神话,因之,该龙身又出一鱼尾。 商龙纹玉佩是一件商代的玉器文物。 经过商周上千年社会的缓慢演变,青铜器中螭龙和凤...
青铜双羊尊
商代青铜双羊尊是晚商时期(约公元前13-11世纪)极具代表性的青铜礼器,其独特造型由两只相背而立的卷角羊合抱筒形尊体构成,通高约45厘米。双羊造型写实生动,羊首高昂,弯曲的大角饰有细密云雷纹,双目圆睁呈"臣"字形,颈部及尊腹满布三层纹饰:上部为夔龙纹带,中部主体为浮雕饕餮纹,下部衬以蕉叶纹与鳞纹...
景德镇窑五彩人物故事图棒槌瓶
景德镇窑五彩人物故事图棒槌瓶,为康熙年间精品,高24.5厘米,口径6.7厘米,底径7厘米。瓶身以釉上五彩瓷绘制,图案取材于水浒故事,人物形象生动传神,色彩丰富艳丽。底足胎土洁白细嫩,展现出康熙民窑五彩的高超技艺,是瓷器收藏中的佼佼者。
青铜车軎
车軎是西周时期用于固定车轴的青铜构件,2015年出土于陕西省周原遗址的车马坑,其车軎、车辖、衡饰均镶嵌有绿松石。 该部件与车辖、衡饰等共同构成马车制动系统,表面镶嵌的绿松石装饰工艺在西周车器中极为罕见。 作为西周顶级豪华马车的组成部分,其青铜轮牙分段铸造工艺对研究西周车制演进具有重要实证价值。
西周邢侯簋
邢侯簋高约 24.1 厘米,口径 19 厘米,整体造型古朴庄重,浑身上下散发着来自远古的神秘气息。 其腹部精心装饰着精美的夔凤纹,线条流畅且富有韵律,仿佛这些夔凤随时都会腾空而起;圈足以兽面纹装点,兽面威严庄重,透着一股震慑人心的力量;双耳处还配有小兽垂珥,小巧玲珑又栩栩如生,为整件器物增添了...
镶嵌绿松石铜柄玉戈
玉嵌松石铜柄戈,商,通长24.7厘米,玉最宽5.2厘米,柄厚0.5厘米。 青玉质,已受沁为鸡骨白,玉戈表面还残留有织物包裹的痕迹。戈上端阴刻一条直线,并有一孔,刃部锋利,戈身柄部有榫,嵌入铜柄内。铜柄锈,有大小各一孔。柄身嵌绿松石片,围绕构成龙纹,龙眼凸出,身体卷曲,两爪。
提梁卣
群龙盘绕:卣的形状通常是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腹部或圆或椭圆或方形,也有做成怪兽食人状的。这件卣系子母口,竖颈,圆腹,下部微鼓,圈足。器侧面附有提梁,有盖,盖顶有一菌状纽。盖、腹和圈足均饰一首双身的龙。提梁饰龙纹,两侧穿系处各饰卷角羊首,形制复杂,可见铸造技术的高超。
旅盘
传河南安阳出土,沿上铸6只小鸟,浅腹圈足,圈外壁饰目纹,圈足饰兽面纹,盘内中央饰龟纹,盘壁饰三组动物纹,每组长浮雕鱼、鸟、用线刻度。龟两侧各铭文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