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5226 件文物

重置
青铜器

玉盘

玉器
民间流失

整体整体造型简约,碗体线条流畅、弧度圆润,玉质温润凝腻,在光线下晕染出柔和且含蓄的光泽,尽显玉器古朴典雅之美,将传统工艺韵味与玉石天然质感相融,静穆中透出沉静东方审美 。

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德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清黄釉碗

瓷器
民间流失

底部落款 “大明成化年制” 推测,可能是仿明代成化年间的瓷器。黄釉色泽温润,显示出一定的烧制工艺水平,这类黄釉碗在古代多与宫廷用瓷相关,具有一定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德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红地白竹纹碗

瓷器
民间流失

红底之上,白色竹纹以流畅线条勾勒,竹叶舒展、竹枝劲挺,满溢蓬勃生机,独特艺术美感尽显。此碗兼具实用功能,更以竹纹为载体,传递出竹子所象征的高洁品格与坚韧精神,传统文化意蕴深厚。

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德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宋仿古象首青铜甗

北宋
铜器
民间流失

上部是甑用于盛放食物,下部是鬲用以煮水,中间有箅 使蒸汽通过加热食物。器身饰有兽面纹等传统纹饰,造型古朴庄重,展现出古代青铜器的独特魅力和工艺水平,是研究古代礼仪文化、青铜铸造技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德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明仿古鸟首提梁青铜壶

铜器
民间流失

整体造型借鉴了古代青铜器的经典样式,壶身多为圆润饱满的形态,比例协调。鸟首造型的提梁是一大亮点,鸟首栩栩如生,线条流畅,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增添了器物的艺术美感。

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德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清代白玉方瓶

玉器
民间流失

瓶身雕刻有纹饰,顶部带有瓶盖,两侧雕琢有灵芝造型的耳饰,并悬挂圆环,整体造型精致典雅,工艺精湛,展现出古代玉雕艺术的高超水准。

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德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明三彩罗汉像

瓷器
民间流失

塑像中罗汉结跏趺坐,面容刻画细致,表情神态生动,身着色彩鲜艳的袈裟 ,衣纹流畅自然,底座装饰有精美的花卉图案,展现出古代工匠高超的雕塑与彩绘技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德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虢文公子段鼎

西周
铜器
民间流失

此器通高28.9厘米,口径31.4厘米,材质是铜器,平沿方唇,立耳,半球形腹,底近平,素面蹄足。口沿下饰兽目交连纹,腹饰波曲纹。间隔以弦纹。腹内壁有22字铭文:“虢文公子段作叔妃鼎,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赛努奇博物馆 法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汉八刀玉蝉

西汉
玉器
民间流失

刀法如刀尖起舞般精准,玉蝉翅膀直线收锋如针尖,沟槽却如刀切豆腐般齐整;对称讲究“八”字笔势,弧面坡度如复制粘贴,重入轻出的运刀节奏在沟槽中留下中间粗两端细的梭形磨痕。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清康熙青花釉里红鱼藻纹缸

瓷器
民间流失

口径21.8厘米,高17.1厘米。玉璧形底,底心的凹脐及平底的边缘部位施釉,中间涩圈有一环垫烧痕,胎质洁净坚硬。通体罩粉白色,色呈浆白,釉面光润,并有较多针孔状小棕眼。整器具康熙晚期风貌。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相关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