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2085 件文物

重置
青铜器

花坞夕阳图

纸质品
民间流失

本品纵 24.2cm  宽 106.1cm。是清代恽寿平(或其传派)的《花坞夕阳图》 ,属山水长卷。画面以淡墨浅彩绘就,山峦起伏,用披麻皴等技法展现纹理,近景柳树枝干摇曳、枝叶含情,水面开阔,营造出宁静悠远氛围。题字与钤印增添文人气息,体现清代文人画注重意境、诗书画印融合的特点,借山水传递闲适心...

京都国立博物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虚堂禅师墨迹

南宋
纸质品
民间流失

本品面积为30.0×50.9。是南宋虚堂智愚禅师的墨迹,为行书尺牍。字体灵动洒脱,笔画遒劲,尽显文人书法韵味。内容是禅师与友人往来书信,谈及禅林事、日常况味,是研究南宋禅宗文化、文人交往及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见证了当时的文化交流与禅门生活 。

东京国立博物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胡开文大千春墨

砖石雕刻
民间流失

此墨以靛蓝墨水为介质,高 13.3 厘米,宽 6 厘米,为文房用墨板。作为清代著名制墨名家胡开文的作品,既具备研磨书写的实用功能,又因制墨工艺的精细与 “大千春” 的名称寓意,展现出清代文房用具在实用性与文化内涵结合上的特色,体现了当时制墨业对品质与文化象征的追求。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粉彩刘海戏金蟾鼻烟壶

瓷器
民间流失

此鼻烟壶以瓷器为材质,高 5.7 厘米,采用粉彩工艺绘制 “刘海戏金蟾” 纹饰。既具备盛放鼻烟的实用功能,又因粉彩的柔和色泽、生动的题材刻画,展现出乾隆时期鼻烟壶在工艺与传统题材结合上的特色,体现了当时制瓷业对民间传说题材的运用与审美追求。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嵌琉璃龙头银簪

银器
民间流失

此簪以银为基底,镶嵌玻璃(琉璃)制成,长 25.1 厘米,直径 2.5 厘米,造型为龙头样式,作为发簪(发夹)用于头部装饰。银质基底搭配琉璃镶嵌,既具备固定发髻的实用功能,又通过龙头造型与材质组合展现出唐代首饰在工艺精细度与审美设计上的特色,体现了当时金属镶嵌工艺与装饰艺术的结合。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甲骨碎片二十一

骨器
民间流失

此碎片以骨头为材质,高 2.5 厘米,宽 4.4 厘米,属甲骨文残片。作为商代用于占卜或记录的甲骨遗存,虽为碎片,但承载着商代文字信息,是研究甲骨文字形、占卜制度及商代社会生活的直接实物,体现了早期文字载体的原始形态与历史价值。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巴蜀文化)青铜矛

战国
铜器
民间流失

此矛以青铜为材质,长 22.9 厘米,作为冷兵器中的矛头使用,具备实战功能。其造型符合战国时期兵器的实用设计,同时承载着巴蜀文化的特色,青铜材质的选用与铸造工艺展现了当时巴蜀地区金属加工的技术水平,既服务于军事需求,又因地域文化特征成为研究古代区域文明的实物载体。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错金银青铜带钩二

战国
铜器
民间流失

此带钩以青铜为材质,采用错金银工艺(青铜镶嵌金银)制成,长 15.7 厘米,宽 7 厘米,是古代用于系束皮带的配饰。错金银工艺通过在青铜胎体上刻槽、嵌入金银丝或片并打磨平整,形成华丽的纹饰与色彩对比,既具备固定皮带的实用功能,又因精湛的金属镶嵌技艺展现出战国至西汉时期贵族配饰的奢华风格与工艺水准...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鎏金嵌松石青铜带钩

战国
铜器
民间流失

此带钩以青铜为基底,采用鎏金工艺并镶嵌绿松石制成,长 7.8 厘米,宽 3.3 厘米,是古代用于系束皮带的配饰。鎏金工艺使表面呈现华贵的金色光泽,绿松石的镶嵌则增添了色彩层次与装饰性,既具备固定皮带的实用功能,又通过精细的金属工艺与宝石镶嵌展现出战国至西汉时期金属制品的精湛技艺与审美取向。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定窑褐釉仿革器

北宋
瓷器
民间流失

此器为定窑产品,以褐釉瓷器为材质,高 6.7 厘米、宽 12.4 厘米、长 26 厘米,造型模仿游牧文化中常见的皮革包装或包裹,顶部有两个矩形孔(推测用于固定丝带手柄)。白色瓷胎搭配棕色铁釉,体现了定窑在釉色运用与跨材质模仿上的独特技艺,既具备容器的实用功能,又因仿革造型成为罕见的跨媒介艺术作品...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相关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