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2141 件文物

重置
青铜器

四睡图

纸质品
民间流失

本品面积为 77.8×34.3。绘山水间人物与虎共眠之景,人物姿态闲适,老虎神态平和,打破常规对虎的凶猛印象,营造出超逸、祥和氛围,体现道家或禅宗 “物我两忘”“众生平等” 的思想。画面有多处题字,增添文化内涵,与绘画结合,是诗书画一体的体现,有助于探究创作意图与文化背景。笔墨简洁,以淡墨勾勒山...

东京国立博物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铜胎画珐琅山水纹瓶

珐琅器
民间流失

清代乾隆时期,珐琅工艺(尤其是铜胎画珐琅)达到鼎盛,宫廷与民间均有制作,制品多作为陈设品或赏赐用品。山水纹作为传统瓷器与珐琅器的经典纹饰,体现了当时对自然景观的审美追求,此瓶的工艺与纹饰为研究乾隆时期珐琅工艺的发展、装饰题材的运用及社会审美取向提供了实物依据。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地狱女判官像

陶器
民间流失

此尊三彩女判官像则属赏善司。身着绿袍,笑容可掬。赏善司执掌善薄,手里的卷宗记录人的善行。女判官高约1.48米。这尊明代地狱女判官像,以彩色琉璃塑造而成,像高148厘米,可能出自山西。女判官头戴精致头饰,面容神态严肃中带着庄重 。她身着色彩丰富且层次分明的长袍,衣袂飘飘,细节之处尽显明代琉璃工艺的...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三彩釉陶判官像

陶器
民间流失

这尊为罚恶司,整体塑造极为生动,怒目圆睁,凶神恶煞,令人不寒而栗。脸部施以绿釉,胡须呈暗黄色,穿着世俗中的官服,手持地狱生死簿。这尊明代山西三彩釉陶判官像,造型生动,气势威严。判官头戴黑色官帽,面部表情狰狞,肤色呈青绿色,浓眉倒竖,双目圆睁,大鼻阔口,络腮胡须和长长的髯须自然下垂,尽显威严与冷峻...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吕纪四季花鸟图(春)

纸质品
民间流失

本品面积为176.0×100.8。是四幅一组的大作,在春夏秋冬四季自然景观之中配以花卉禽鸟,被称为是吕纪的顶级杰作。由落款可知当时其供职于画院,极尽精巧的描绘和卓越的色彩表现,都体现了吕纪成熟时期的画风。尤其是冬景图,展示流水的视觉设计大胆秀逸,对自然之中的花卉禽鸟进行写实描绘的同时,又将这些景...

东京国立博物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离合山水图

纸质品
民间流失

本品面积为 138.8×83.2,画面采用高远构图,巍峨耸立的主峰占据视觉中心,周围环绕着形态各异的群峰 ,营造出宏大壮阔的山水空间。由近及远,前景处树木葱郁,枝叶繁茂,形态生动,有的树干挺拔,有的枝干虬曲,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中景云雾缭绕,给画面增添了几分朦胧神秘之感,仿佛仙境一般;远景的山峦...

东京国立博物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花坞夕阳图

纸质品
民间流失

本品纵 24.2cm  宽 106.1cm。是清代恽寿平(或其传派)的《花坞夕阳图》 ,属山水长卷。画面以淡墨浅彩绘就,山峦起伏,用披麻皴等技法展现纹理,近景柳树枝干摇曳、枝叶含情,水面开阔,营造出宁静悠远氛围。题字与钤印增添文人气息,体现清代文人画注重意境、诗书画印融合的特点,借山水传递闲适心...

京都国立博物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虚堂禅师墨迹

南宋
纸质品
民间流失

本品面积为30.0×50.9。是南宋虚堂智愚禅师的墨迹,为行书尺牍。字体灵动洒脱,笔画遒劲,尽显文人书法韵味。内容是禅师与友人往来书信,谈及禅林事、日常况味,是研究南宋禅宗文化、文人交往及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见证了当时的文化交流与禅门生活 。

东京国立博物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胡开文大千春墨

砖石雕刻
民间流失

此墨以靛蓝墨水为介质,高 13.3 厘米,宽 6 厘米,为文房用墨板。作为清代著名制墨名家胡开文的作品,既具备研磨书写的实用功能,又因制墨工艺的精细与 “大千春” 的名称寓意,展现出清代文房用具在实用性与文化内涵结合上的特色,体现了当时制墨业对品质与文化象征的追求。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粉彩刘海戏金蟾鼻烟壶

瓷器
民间流失

此鼻烟壶以瓷器为材质,高 5.7 厘米,采用粉彩工艺绘制 “刘海戏金蟾” 纹饰。既具备盛放鼻烟的实用功能,又因粉彩的柔和色泽、生动的题材刻画,展现出乾隆时期鼻烟壶在工艺与传统题材结合上的特色,体现了当时制瓷业对民间传说题材的运用与审美追求。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相关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