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2141 件文物

重置
青铜器

嵌琉璃龙头银簪

银器
民间流失

此簪以银为基底,镶嵌玻璃(琉璃)制成,长 25.1 厘米,直径 2.5 厘米,造型为龙头样式,作为发簪(发夹)用于头部装饰。银质基底搭配琉璃镶嵌,既具备固定发髻的实用功能,又通过龙头造型与材质组合展现出唐代首饰在工艺精细度与审美设计上的特色,体现了当时金属镶嵌工艺与装饰艺术的结合。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甲骨碎片二十一

骨器
民间流失

此碎片以骨头为材质,高 2.5 厘米,宽 4.4 厘米,属甲骨文残片。作为商代用于占卜或记录的甲骨遗存,虽为碎片,但承载着商代文字信息,是研究甲骨文字形、占卜制度及商代社会生活的直接实物,体现了早期文字载体的原始形态与历史价值。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巴蜀文化)青铜矛

战国
铜器
民间流失

此矛以青铜为材质,长 22.9 厘米,作为冷兵器中的矛头使用,具备实战功能。其造型符合战国时期兵器的实用设计,同时承载着巴蜀文化的特色,青铜材质的选用与铸造工艺展现了当时巴蜀地区金属加工的技术水平,既服务于军事需求,又因地域文化特征成为研究古代区域文明的实物载体。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错金银青铜带钩二

战国
铜器
民间流失

此带钩以青铜为材质,采用错金银工艺(青铜镶嵌金银)制成,长 15.7 厘米,宽 7 厘米,是古代用于系束皮带的配饰。错金银工艺通过在青铜胎体上刻槽、嵌入金银丝或片并打磨平整,形成华丽的纹饰与色彩对比,既具备固定皮带的实用功能,又因精湛的金属镶嵌技艺展现出战国至西汉时期贵族配饰的奢华风格与工艺水准...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鎏金嵌松石青铜带钩

战国
铜器
民间流失

此带钩以青铜为基底,采用鎏金工艺并镶嵌绿松石制成,长 7.8 厘米,宽 3.3 厘米,是古代用于系束皮带的配饰。鎏金工艺使表面呈现华贵的金色光泽,绿松石的镶嵌则增添了色彩层次与装饰性,既具备固定皮带的实用功能,又通过精细的金属工艺与宝石镶嵌展现出战国至西汉时期金属制品的精湛技艺与审美取向。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定窑褐釉仿革器

北宋
瓷器
民间流失

此器为定窑产品,以褐釉瓷器为材质,高 6.7 厘米、宽 12.4 厘米、长 26 厘米,造型模仿游牧文化中常见的皮革包装或包裹,顶部有两个矩形孔(推测用于固定丝带手柄)。白色瓷胎搭配棕色铁釉,体现了定窑在釉色运用与跨材质模仿上的独特技艺,既具备容器的实用功能,又因仿革造型成为罕见的跨媒介艺术作品...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钧窑双系小罐二

瓷器
民间流失

此罐为钧窑产品,以溅蓝釉陶器(钧瓷)为材质,高 10.2 厘米,直径 13.7 厘米,器型为双系(双耳)小罐。钧窑标志性的溅蓝釉色彩独特,釉面呈现自然的窑变效果,双系设计兼具实用(便于携带或悬挂)与装饰功能,体现了元代钧窑在釉色创新与器型实用性结合上的特色。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郎窑红釉将军罐

瓷器
民间流失

此罐为景德镇窑产品,以铜红釉瓷器为材质,高(含盖子)42.5 厘米,直径 25.4 厘米,器型为经典的将军罐样式,带盖设计兼具实用性与完整性。郎窑红釉作为清代著名的单色釉品种,釉色鲜艳明快,展现出康熙时期单色釉瓷器在釉色控制与烧制工艺上的精湛水准,既具备陈设装饰功能,又因器型庄重、釉色独特成为清...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五彩博古纹方瓶(茶叶罐)

瓷器
民间流失

此器物为景德镇窑产品,以釉上彩瓷器为材质,高 17.1 厘米,器型呈方形,饰有古式器皿与花卉组合的博古纹。作为茶叶罐,既具备储存茶叶的实用功能,又因五彩釉上彩工艺呈现出明快色彩,博古纹的装饰则赋予其文化内涵,体现了康熙时期景德镇窑在陶瓷实用与装饰结合上的特色。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翡翠盖碗

玉器
民间流失

此盖碗以翡翠为材质,呈现浅翠绿色并夹杂淡紫灰色,高 9.9 厘米,宽 12.9 厘米,为带盖的碗形设计。既具备盛放物品的实用功能,又因翡翠材质的珍贵与天然色泽,展现出清代康熙时期玉器在材质选用与造型设计上的精致水准,体现了当时对翡翠这类玉石的审美与工艺运用。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相关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