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2141 件文物
青铜戈
此青铜戈以青铜为材质,长 21.6 厘米,宽 7 厘米,作为古代冷兵器,造型符合戈的典型特征,兼具劈砍与勾啄功能。青铜质地坚硬,铸造工艺规整,既具备实战兵器的实用属性,又因时代久远及青铜材质的稳定性,成为反映商周时期军事装备与青铜技术的重要物证,体现了当时青铜铸造在兵器制作上的实用与耐用性追求。
彩陶女跪俑
此女跪俑以带有白色泥浆且留有颜料痕迹的陶器为材质,高 33 厘米,宽 15.9 厘米,造型为跪地打招呼的女子形态。既作为墓葬随葬品具有象征意义,又因对人物姿态的生动刻画与陶质上的颜料痕迹,展现出西汉时期彩陶在人物塑造与装饰上的特色,体现了当时制陶工艺对生活化场景的再现能力。
刺绣博古纹地毯
此地毯以丝绸、金属线为材质,尺寸为 317.50 厘米 ×190.50 厘米,属纺织品中的天鹅绒类别。采用刺绣工艺,以 “百古” 为主题,饰有博古纹,既具备铺陈装饰的实用功能,又因丝绸与金属线的材质搭配、精细的刺绣工艺展现出华贵的艺术效果,体现了清代 19 世纪刺绣工艺在大型纺织品制作上的精湛水...
象牙雕竹节飞虫
此象牙雕以象牙为材质,长 21.7 厘米、宽 3.5 厘米、高 2.1 厘米,造型为竹竿与昆虫组合。雕刻工艺精细,生动还原了竹节的纹理与飞虫的形态,既具备观赏陈设功能,又因对自然物象的逼真再现展现出高超的艺术价值,体现了清代象牙雕刻在细节刻画与题材选择上的精湛水准,以及对自然题材的审美偏好。
大慧禅师墨迹
本品面积为 37.9×73.3,采用行书字体书写,笔画流畅自然,笔势灵动且富有变化。字体大小错落,布局疏密得当,行笔过程中提按转折清晰,使笔画呈现出粗细、轻重的变化,增强了书法的节奏感与韵律美。风格上既有晋唐书法的韵味,又展现出南宋禅师书法特有的率性、古朴与禅意,笔锋或轻盈、或沉稳,尽显大慧禅师...
痴绝道冲墨迹
本品面积 38.3×47.3。文字纵向排列成列,内容为痴绝道冲的题跋等文字,涉及对 “大慧草堂二大老真迹” 等的议论,提及 “兄弟友爱之义”“父子相于之心” 等,是研究南宋禅宗文化、僧人间交往及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排版随书写内容自然延伸,体现古代书法作品书写的随性与自然。末尾落款为 “庚子中伏金...
云顶德敷尺牍 致圣一国师
本品33.4×94.8。尺牍书写于纸张之上,纸张呈现出古朴的黄褐色,带有岁月留下的陈旧痕迹, 质地略显粗糙,有自然的纹理,显示出南宋时期纸张的质感。历经数百年,纸张虽有一定程度的老化,如边缘可能存在轻微的磨损、脆化现象,但整体保存相对完好,依然能够承载字迹,见证着历史的沧桑。采用行书字体书写,笔...
行草书五言古诗轴
本品为传统立轴装裱,由天头、画心、地头、轴杆等部分组成。天头和地头采用带有金色花卉纹饰的深色(可能是蓝或黑色 )绫绢,精致的花纹增添了古朴华贵之感;画心为浅米色纸张,书写行草文字,整体装裱规整,展现出中国古代书画经典的装裱样式。行笔洒脱自然,笔画粗细变化丰富,有提按、使转等笔法运用,体现书写者的...
明景德镇窑彩釉狮耳六角瓶二
此瓶为景德镇窑产品,以彩釉素胎瓷胎为材质,高 31.8 厘米,器型呈六角形,两侧装饰狮耳(狮头柄)。彩釉工艺赋予器身丰富色泽,狮耳造型生动立体,六角形器型规整对称,既具备陈设装饰功能,又因独特的造型设计与彩釉技术展现出鲜明的艺术风格,体现了明代晚期景德镇窑在陶瓷造型创新与彩釉工艺应用上的精湛水准...
景德镇窑彩釉狮耳六角瓶
此瓶为景德镇窑产品,以彩釉素胎瓷胎为材质,高 31.8 厘米,器型呈六角形,两侧装饰狮耳。彩釉色泽丰富,狮耳造型生动,既具备陈设装饰功能,又因独特的器型设计与彩釉工艺展现出鲜明的艺术价值,体现了明代晚期景德镇窑在陶瓷造型创新与彩釉技术应用上的精湛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