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2189 件文物
海兽葡萄纹铜镜
此铜镜以青铜为材质,含银色成分,直径 10.2 厘米。镜背装饰有海兽葡萄纹,描绘葡萄藤间奇幻动物的场景,纹饰题材在唐代铜镜中极受欢迎。整体兼具照容的实用功能与丰富的装饰性,葡萄藤中的人物图案可追溯至罗马艺术,虚构动物题材可能受波斯艺术启发,展现了唐代铜镜纹饰的多元文化融合特征。
刺绣婴戏图镜囊(镜套)
此镜囊以丝绸纱布为底,采用丝绸和金属线刺绣工艺制成,整体尺寸为 41.9×41.9 厘米。纹饰主题为婴戏图,展现男孩玩耍的场景,刺绣针脚细密,金属线的运用可能使图案更具光泽感,既具备保护镜子的实用功能,又通过生动的婴戏题材增添了装饰性与生活气息,体现了清代刺绣工艺在日用器物上的精致应用。
连弧纹铜镜
此铜镜以铸铜为材质,直径 22.5 厘米,呈八角形,镜背装饰有连弧纹。连弧纹是战国时期铜镜常见的纹饰之一,线条流畅规整,体现了当时铜镜铸造在纹饰设计上的简洁与对称美感,兼具照容的实用功能与一定的装饰性,展现了战国时期铸铜工艺在铜镜制作中的成熟水准。
四神纹铜镜
此铜镜以青铜为材质,直径 20 厘米。镜背描绘有代表四个基本方位的四种神话生物:东方的青龙、西方的白虎、南方的朱雀和北方的黑色蛇龟(玄武)。围绕这些动物有长铭文,以优雅的浮雕书法呈现,体现了当时楷书已达标准形式的文字发展阶段,整体兼具照容的实用功能与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展现了隋至唐时期铜镜工艺的...
清蟾宫折桂图丝绣镜套
此镜套以刺绣丝绸纱布为材质,直径 43.2 厘米。绣品主题为 “蟾宫折桂图”,描绘了嫦娥在侍女和兔子的陪伴下,将树枝递给成功学者的场景,画面生动再现了 “蟾宫折桂” 的典故。丝绣工艺精湛,针脚细密,色彩搭配和谐,通过刺绣技法将人物、景物细节刻画细腻,既具备保护镜子的实用功能,又通过寓意深刻的图案...
铜镜(大都会博物馆)
此铜镜以青铜为材质,整体呈圆形。镜面中心有一圆形镜钮,方便手持或悬挂。镜背主体纹饰为一条龙,龙身蜿蜒矫健,鳞片刻画细致,展现出灵动的姿态 ,四周还装饰有一些云纹或波浪纹等辅助纹饰,与龙纹相呼应,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铜镜表面有斑驳的铜锈,呈现出古朴的色泽,见证了岁月的侵蚀。
铜胎掐丝及内填珐琅缠枝莲纹炉
此炉以铜为胎,采用景泰蓝(掐丝珐琅)和内填珐琅两种工艺制成,高 14.7 厘米,直径 13.4 厘米。炉身饰有缠枝莲纹,炉身采用掐丝珐琅工艺,把手采用内填珐琅工艺 —— 内填珐琅需在金属炉身雕刻出纹路以填入珐琅彩泥,不同于掐丝珐琅用铜丝分隔珐琅。珐琅色彩鲜艳,视觉效果出众,整体兼具实用与装饰功能...
耀州窑鼎式炉
此炉以青釉下模塑装饰的陶器为材质(属耀州窑制品),高(至手柄)22.9 厘米;宽 22.2 厘米;直径 21.6 厘米。器物为鼎式造型,结合耀州窑工艺特征,其装饰风格仿古,淡绿色釉料与造型、纹饰均借鉴古代青铜三足鼎元素,既保留了仿古韵味,又被赋予了香炉的实用功能,造型精美,体现了金代耀州窑在陶瓷...
铜麒麟形香薰炉
此香薰炉以青铜为材质,高 29.2 厘米,宽 25.4 厘米。整体造型为麒麟形态,将香薰炉与麒麟造型相融合,推测麒麟的头部、身躯、四肢等细节刻画生动,既具备香薰炉焚香散气的实用功能,又通过祥瑞的麒麟造型增添了装饰性与象征意义,展现出明末清初铜器制作在造型设计上的匠心与工艺水准。
龙船形铜香炉
此香炉以青铜为材质,高 8 又 1/2 英寸(21.6 厘米),宽 7 英寸(17.8 厘米),深 4 又 1/4 英寸(10.8 厘米)。整体造型为龙船形态,将香炉与龙船造型结合,推测船身细节刻画精巧,可能包含船帆、栏杆、人物等装饰元素,既保留了香炉焚香的实用功能,又通过独特的龙船造型展现出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