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2555 件文物

重置
青铜器

绿松石饰件

玉器
民间流失

这是一件绿松石饰件,直径 2.85 厘米,现处于存储状态,属绿松石类别。表面不平整,中心从一侧钻有孔洞,推测可能用作装饰品或剑首(剑柄顶端的装饰物)。其简洁的形态与钻孔设计,既便于佩戴或安装,也展现了对绿松石材质的基础加工工艺。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青铜盘

铜器
民间流失

这是一件青铜盘,直径 40 厘米,属青铜器类别,为古代 ritual vessel(礼器)。盘身刻有铭文,具体内容未详述,整体造型应符合早期青铜礼器的规整特征。作为礼器,其用途与古代祭祀、宴饮等礼仪活动相关,铭文的存在为研究其历史背景或使用者身份提供了线索。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瑞兽青铜镜

东汉
铜器
民间流失

这面青铜镜(编号 O.201-1946)直径 13.3 厘米,以青铜为材质,整体造型规整。镜背纹饰丰富精巧,主体纹饰周围环绕瑞兽,形态灵动;中央方形面板内有一乳钉,面板饰有四瓣花纹,线条细腻流畅;镜缘宽阔凸起,其上装饰动物纹带,纹样繁复有序。镜面经打磨处理,虽历经岁月,仍能窥见当年照面功能的痕迹...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皂石印章(狮子)

砖石雕刻
民间流失

这是一件 19 世纪(1800-1899 年)的皂石印章,为成对印章中的一枚,高 21.3 厘米,宽 8.9 厘米,现处于存储状态,属印章类别。材质为红灰色皂石,印钮雕刻成狮子与幼狮造型(象征皇帝与皇后),印身刻有修身养性字样。器物以皂石为原料,通过雕刻工艺塑造狮与幼狮的生动形态,刻字清晰,其用...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鎏金铜香炉

铜器
民间流失

这是一件唐代(618-907 年)的鎏金铜香炉,高 13.3 厘米,宽 25 厘米,现陈列于菲茨威廉博物馆亚洲艺术展厅,属青铜器类别。炉体呈五花瓣形,器壁垂直;底部有四条弯曲的兽形足支撑;炉口为外翻的五瓣花形边缘;器身两侧有镂空兽面托架,各足间悬挂链条,整体造型精巧,鎏金工艺使其色泽华贵。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硬质瓷鸭(摆件)

瓷器
民间流失

这是一件 18 世纪中期(1725-1775 年)的硬质瓷鸭摆件,为成对藏品中的一件,高 10 厘米,现陈列于菲茨威廉博物馆亚洲艺术展厅,属硬质瓷类别。器物主体呈浅棕色,翅膀带有多彩纹饰,黄色喙部前端有红点,站立在叶形底座上,造型生动,色彩搭配鲜明。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淡白玉碗

玉器
民间流失

这是一件 16 世纪(1500-1600 年)的玉杯,高 6.2 厘米,长 16.5 厘米,现处于存储状态,属玉器类别。材质为淡白色软玉,采用掏空与雕刻工艺,杯身由盘曲的梅树枝干构成,梅花从枝干底部延伸而出,造型自然。因不便握持,推测非实用饮具,可能是文人案头的笔洗或纯装饰摆件,用以彰显工艺或主...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瓷盒(白釉刻花)

北宋
瓷器
民间流失

这是一件宋代(960-1279 年)的硬瓷盒,由盒身与盒盖组成,呈圆形,直径 8.3 厘米,高 8 厘米,现陈列于菲茨威廉博物馆亚洲艺术展厅,属瓷器类别。器物通体施白釉,釉面光洁;盒身釉下刻有双线纹,形似宽网纹;盒盖雕刻成花朵造型,以雕花茎为把手,整体设计简洁雅致,展现了宋代瓷器的精细工艺。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树下说法图

纸质品
文物盗卖

唐代, 高139厘米,宽101.7厘米。整个画面以红色为主色调,渲染出一种静穆庄严的感觉,释迦牟尼端坐中央,各位菩萨分列两侧,倾听佛祖说法。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明宣德 景泰蓝龙纹大盖罐

珐琅器
民间流失

高62厘米,景泰蓝龙纹大盖罐是明代宣德时期制造的宫廷御用器物,采用掐丝珐琅工艺中罕见的黑彩技法,通过深色珐琅料与鎏金纹饰形成强烈视觉对比。 罐体以五爪龙纹为主体装饰,龙首昂扬须发飞扬,四肢肌肉虬结,彰显明代皇家威仪。 该器物口沿处镌刻"大明宣德年制"与"御用监造"双重楷书款识,罐内壁重复铭刻同类...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相关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