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2555 件文物

重置
青铜器

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妙法莲华经卷第七

纸质品
民间流失

S.00066,此段经文出自《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主张「一佛乘」思想,强调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并推崇菩萨道的慈悲与方便法门

大英图书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妙法莲华经卷第七陀罗尼品二十六妙庄严主本事品二十七

纸质品
民间流失

这段经文主要讲述了多位菩萨、天王和罗刹女发愿保护诵读、修持《法华经》的人,后段讲述古佛时代的故事:妙庄严王沉迷外道,其妻净德与两个儿子,编号S.00040。本段出自《妙法莲华经》第二十六品《陀罗尼品》与第二十七品《妙庄严王本事品

大英图书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妙法莲华经卷第八

纸质品
民间流失

本文出自《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包含普门品、陀罗尼品、妙庄严王本事品、普贤劝发品等。这卷《妙法莲华经》卷第八,采用长卷形式呈现,纸张泛黄,尽显岁月沧桑之感,是传统手工纸,或为麻纸或楮皮纸 ,纸张表面有轻微褶皱与磨损痕迹,部分区域还出现了淡淡的霉斑,边缘处也有一定程度的破损,经文以毛笔书写...

大英图书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纸质品
民间流失

《法华经》是大乘佛教核心经典之一,强调“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主张三乘归一(声闻、缘觉、菩萨皆归于佛乘)。这卷《妙法莲华经》卷第五,历经岁月的洗礼,纸张已呈现出陈旧的黄褐色,表面有明显的岁月痕迹,诸如细微的褶皱、斑驳的泛黄以及部分边缘处的磨损与残破 。纸张质地应是传统的手工纸,纤维分布自然,仍保留...

大英图书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纸质品
民间流失

为大乘佛教重要经典。《妙法莲华经》卷第四,以传统写经长卷之姿呈现。其历经岁月淘洗,纸张呈现出古朴的黄褐色,虽有自然磨损、褶皱,部分边角微有残破。写经所用纸张为古代手工纸,推测可能是麻纸或皮纸。质地柔韧且具一定韧性,历经千年仍保持基本形态。纸张表面略显粗糙,保留着手工制作的独特质感。此卷书法为典型...

大英图书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纸质品
民间流失

此段出自《妙法莲华经》的《授记品第六》与《化城喻品第七》。纸张为传统手工麻纸或皮纸质地,历经岁月侵蚀,整体呈古朴的黄褐色,纸面略有自然磨损、褶皱,部分边缘因长期卷舒出现细微残破。书写方式遵循古代写经规范,以竖排书写,字列整齐有序。墨色历经时光沉淀,呈现出深沉且富有层次的色泽,部分字迹因年代久远、...

大英图书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纸质品
民间流失

此段出自《妙法莲华经·信解品第四》编号S.00027,此卷长326cm,高24cm,首断尾残,存八纸,第一纸10CM存六行,第二纸47CM,第三纸47.2CM至,第四纸47.5CM,第五纸47.1CM,第六纸47.4CM第七纸47.3CM,第八纸32.1CM.

大英图书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纸质品
民间流失

出自《妙法莲华经·方便品》,此为鸠摩罗什译版第一卷核心内容

大英图书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缥地大唐华文锦琵琶袋

纸质品
民间流失

缥地大唐华文锦琵琶袋为日本正仓院藏唐代丝织珍品,长93.9厘米、宽43.9厘米、厚5.1厘米,以海昌蓝色(缥色)为底‌。袋面织造直径53厘米的团花纹样,以九色丝线(含白、黄、绿、赤、紫等)呈现莲花、忍冬等对称花草,纹饰富丽端庄,工艺代表盛唐纬锦巅峰水准‌。其功能为收纳琵琶,锦袋与乐器相映成辉,现...

正仓院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漆金薄绘盘

漆器
民间流失

正仓院南仓收藏着一件用日本厚朴材木雕成的莲池,底座雕成蜿蜒起伏的池堤,池底用白色描绘白沙,放置贝壳,一株莲花出水,主茎绽放三朵莲花,有莲蓬为芯,左右两茎托起两片荷叶,还有两株莲蕾含苞待放。莲茎用金铜制成,莲蓬、花瓣、翻叶都是木雕贴金箔,极其精巧。如此优美的造型,也出现在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文物中,令...

正仓院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相关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