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5326 件文物
南宋绢本设色松下抚琴图团扇
本品规格为23.8 x 24.6 厘米。采用圆形构图,画面布局简洁却富有意境。画面中,苍松挺立,松枝斜逸而出,营造出清幽的氛围。 松树下,一位身着长袍的文人正端坐于凳,专注抚琴 ,琴音仿佛悠悠而出;另一位文人则静静端坐聆听,神态专注,似沉浸在美妙琴音之中。一旁站立着一个童子,安静守候, 整个场景...
南宋绢本设色荷花燕子图
本品规格为91.8 x 47 厘米。画面简洁空灵,以南宋典型的 “边角式” 构图呈现。荷花、荷叶居于画面左下,以留白衬托出右上飞翔的燕子,虚实相生,营造出悠远、静谧的空间感,体现宋画 “计白当黑” 的布局智慧 。荷花以淡墨勾勒花瓣轮廓,设色清雅,展现出盛放的姿态;荷叶用深浅墨色晕染,表现出叶片的...
藏族金饰
用錾子在金饰上刻划线条,用于在较小的金饰或饰片上做装饰,刻画纹饰细节。见的有狮纹、卷草纹等。狮纹多为奔跃、站立、蹲卧三种形态,其中奔狮纹占主流,有的鬃毛呈波浪形或螺旋形披于后颈,有的鬃毛呈线形在头后飘扬,狮子身形矫健,爪痕、胸线刻画明显,部分狮身刻有卷草纹饰。卷草纹则常作为辅助纹饰,用于装饰器物...
南宋绢本墨竹图轴
本品规格为91.2 x 39.8 厘米。以绢为底,墨色绘竹,笔触简练。竹枝挺拔劲秀,竹叶疏密有致,以浓淡墨区分层次,生动呈现竹子的姿态与神韵。布局简洁,留白得当,营造出清逸、高洁的意境,契合南宋文人借物抒情、追求精神寄托的审美,是研究南宋墨竹画技法与文化内涵的珍贵实物 。
南宋绢本墨竹窠石图轴
本品规格为47.5 x 27 厘米。画面采用了简洁而精巧的构图方式。下方近景处是画面的视觉中心,几竿修竹挺拔而立,竹叶疏密有致,姿态各异,或向四周舒展,或微微低垂,尽显竹子的生机与灵动。竹子下方,大小不一的窠石错落分布,为画面增添了沉稳厚重之感。 画面上方大面积留白,给人以开阔、悠远的视觉感受,...
南宋绢本墨笔芦汀宿雁图
本品规格为23.4 x 23.5 厘米。画面以简洁的构图营造出悠远、静谧的意境。 近景绘有坡石与芦苇,坡石以淡墨、浓墨相间勾勒皴擦, 呈现出质朴的质感;芦苇则以劲挺的墨线描绘, 生动展现出随风摇曳之态。中远景为开阔的水面与天空, 几只大雁或飞或宿, 增添了画面的灵动气息, 整体营造出一种荒寒、空...
南宋绢本梅枝栖禽图
本品规格为23.8 x 24.5 厘米。画面中的禽鸟是视觉焦点。它稳稳地栖息在梅枝之上,姿态闲适。画家对禽鸟的描绘极为细腻,以精准的笔触勾勒出其轮廓。羽毛部分,通过墨色与色彩的巧妙搭配,生动地表现出层次感与质感。头部和背部羽毛以较深的墨色渲染,展现出羽毛的紧密与厚实; 腹部橙红色的羽毛鲜艳而柔和...
南宋绢本湖岸幽树团扇图
本品规格为23.8 x 25.1 厘米。这幅南宋绢本湖岸幽树团扇图,以圆形团扇为载体,展现典型的南宋山水小品风貌 。绢本质地赋予画面古朴细腻质感,底色呈温润的浅褐色,似蒙上一层时光薄纱。画面左侧,几株树木错落生长,树干曲折古朴,枝叶以细腻的水墨点染,呈现出浓密葱郁之态,深浅墨色交织,生动表现出树...
翡翠碗
碗身通常为敞口,弧腹,圈足,整体造型规整,线条流畅。碗口边缘打磨圆润光滑,贴合唇齿触感,体现了设计的精巧。部分翡翠碗可能会有一些独特的装饰元素,如故宫博物院藏的清乾隆翡翠雕龙纹杯盘,杯身两面雕刻双龙戏珠纹,虽不是碗,但可看出乾隆时期翡翠器皿的雕刻风格,碗类可能也有类似体现皇家气派的雕刻装饰。
南宋佛菩萨像轴
本品规格为134 x 79.7 厘米。画面采用上、下分层式构图。上方区域写满重复的 “南无阿弥陀佛” 经文,整齐排列,营造出庄严肃穆的宗教氛围。下方主体部分,以圆形光环突出中间的主尊佛像,两侧分立菩萨像,形成稳定且具有仪式感的布局。中间主尊佛像面容丰腴,神态安详慈悲,眉眼细长,微微低垂,似在俯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