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5326 件文物
翡翠花卉纹海棠洗
尺寸:H.1 3/4英寸(4.5厘米); W.9 11/16英寸(24.6厘米为海棠形,口沿外敞,浅腹,可能带有圈足。花卉纹可能采用透雕或浮雕技法,线条棱角分明,注重写实,将繁复交缠的枝叶首
陈洪绶《老莲摹古》封面
本品规格为30.2 x 26.7 厘米。以木质为底,纹理自然。侧边贴有纸质标签,墨书 “老莲抚古 钱唐有定盦主人题识” ,字体古朴,旁有红色印章增其古韵。下方还有英文标注的标签,记录尺寸等信息,整体呈现出古朴的古籍装帧风格,承载着历史与艺术气息,反映出古代书画摹古、鉴藏的文化脉络 。
陈洪绶《枯木竹石图页》
本品规格为30.2 x 26.7 厘米。以枯树、竹石为核心元素,布局疏密有致,营造出幽静雅致的意境。枯树枝干以干笔皴擦表现苍劲质感,竹叶以细笔勾勒显灵动飘逸,山石则以淡墨渲染层次,整体墨色浓淡相间,尽显文人画写意韵味。
芙蓉石罗汉坐像
多采用寿山芙蓉石雕刻而成,芙蓉石质地温润细腻,色泽鲜艳丰富,按色泽与质地可分为白芙蓉石、黄芙蓉石、五彩芙蓉石等多种类型,其中白芙蓉石极细润而雅净,上品白芙蓉石微透明而似玉非玉,凝结脂润、细腻纯净。
陈洪绶《枯木繁花图页》
本品规格为30.2 x 26.7 厘米。画面中树木、山石以夸张变形的线条塑造,树干扭曲盘桓、枝桠嶙峋,山石轮廓奇崛嶙峋,尽显陈洪绶“奇崛古拙”的绘画语言——线条刚劲如铁,转折顿挫间传递出古朴苍劲之气,突破传统山水画“平和温润”的常规范式,展现独特的个性表达。以淡墨为主色调,辅以赭石、朱砂等色点缀...
陈洪绶《菊花图》
本品规格为30.2 x 26.7 厘米。画面中,数朵菊花姿态舒展:花瓣层次分明、色彩淡雅(浅紫与白色交织),叶片以浓淡墨色表现质感;枝干蜿蜒自然,尽显花木生机。画面左侧有书法题字,笔法古朴,与画意相得益彰,体现“书画一体”的文人画传统。陈洪绶以细腻笔触刻画花叶肌理,设色清雅脱俗,既展现菊花清逸高...
陈洪绶《花园里的学者》
本品规格为30.2 x 26.7 厘米。奇石嶙峋、古树参天(枝干苍劲,树叶以青绿晕染)、溪水潺潺,山峦与植被层次分明,尽显自然野趣。画面中人物姿态闲适,或坐或立,似在雅集、品茗或论道;建筑(如茅屋)与自然景致相融,传递出文人“寄情山水、追求雅致”的生活意趣。
陈洪绶《花鸟图》
本品规格为30.2 x 26.7 厘米。鸟雀形态生动,羽毛纹理细腻;桃花枝叶疏密有致,花瓣层次分明,尽显写实功力。线条刚柔并济,设色淡雅清丽,既保留传统工笔的精致,又融入写意的灵动。以花枝为视觉核心,鸟雀点缀其间,疏密对比自然,营造出静谧悠然的意境。
青铜错金神人纹戈
器物主体采用战国时期常用的锡青铜铸造(青铜含锡量约 10%-15%,硬度高、韧性适中,适合制作兵器),铜质致密,氧化后表面形成深浅不一的 “铜绿”(碱式碳酸铜),部分区域因埋藏环境差异,可能呈现枣红色或灰白色氧化层,是岁月沉淀的自然痕迹。
碧玉花卉纹蝙蝠耳洗
器身:整体呈敞口、浅腹、圈足的经典洗形 —— 口沿微外撇,边缘打磨光滑圆润(无锋利感,体现 “治玉如治丝” 的精细);腹部略鼓,线条流畅柔和,从口沿到腹底过渡自然,无生硬转折;圈足为矮圈足,足底平整,打磨精细,底部可能刻有隐晦的 “乾隆年制” 款识(部分乾隆宫廷玉器款识浅细,需近距离观察或借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