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2193 件文物
乾隆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花卉纹鼎式炉
鼎式炉高约40厘米 ,整体造型仿古代青铜鼎,庄重古朴。炉身以铜为胎,采用掐丝珐琅工艺,通体装饰缠枝花卉纹,线条流畅自然,花卉姿态优美,色彩绚丽丰富,红、蓝、绿、黄等珐琅色相互映衬,鲜艳夺目。炉盖上镂雕如意云纹,与炉身纹饰相呼应,盖顶置一精致的狮钮。炉耳为对称的龙形,龙身矫健,雕刻细腻,尽显皇家威...
象牙透雕人物故事摆件
该摆件高约 30 厘米,以一整根象牙精心雕琢而成。主体部分采用多层次透雕技法,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古代人物故事场景。人物神态各异,有的拱手交谈,有的抚琴弄乐,有的骑马出行,刻画细腻入微,仿佛能让人听见他们的交谈声。亭台楼阁、树木花草等背景元素同样雕刻得细致逼真,亭阁的窗棂、树叶的脉络都清晰可见,工艺...
清代青釉瓶
高22.9厘米,底部有“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青花篆书款。口部呈蒜头形,短颈,硕圆腹,口部与肩部之间有一对如意耳,圈足。瓶身装饰有缠枝莲纹、卷草纹等,通体施青釉,釉色洁净无瑕,青翠如嫩竹,温润如玉,造型优美,线条流畅,是雍正官窑瓷器的代表作。
清代金曼扎
金曼扎是藏传佛教的寺庙摆设品,金罐通体饰如意花纹,闪闪发光。中央凸起部分为须弥山,四周为四大部洲,以精心镶嵌的绿松石等代表岛屿,还添加了镜子、贡品碗等中式图案,并有成形的细珍珠、珊瑚珠作为装饰,工艺精湛,奢华精美。
万花不落地”粉彩壶
此粉彩壶采用“万花不落地”装饰技法,瓷器表面满绘花朵,无瓷底与枝干露出,似天女散花。色彩运用丰富细腻,超30种颜色,以粉彩柔和色调呈现,花朵栩栩如生,繁花似锦,给人以花团锦簇的视觉效果,尽显清代瓷器工艺之精湛。
乾隆缂丝唐卡
缂丝唐卡共三幅,尺寸巨大。图案为藏传佛教内容,描绘了三世佛、十八罗汉及四大金刚。缂丝工艺精湛,“一寸缂丝一寸金”,画面色彩丰富,线条细腻,人物神态栩栩如生,是乾隆时期皇家御用之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乾隆缂丝唐卡。
缂丝唐卡共三幅,尺寸巨大。图案为藏传佛教内容,描绘了三世佛、十八罗汉及四大金刚。缂丝工艺精湛,“一寸缂丝一寸金”,画面色彩丰富,线条细腻,人物神态栩栩如生,是乾隆时期皇家御用之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乾隆青玉交龙钮玺
材质:青白玉质,印面方正约四寸(约13厘米),通体莹润无杂斑,符合乾隆朝宫廷玉料选材标准。 钮式:圆雕交龙钮,双龙首尾相缠,龙目圆睁,须发以阴线精刻,龙爪紧握宝珠,钮高一寸五分(约5厘米),彰显帝王威仪。 铭文: 印面阳刻篆书 “万寿山清漪园” 六字; 印台四...
五彩瓷笔洗
明万历五彩瓷笔洗 形制纹饰:通体施白釉为底,五彩(红、黄、绿、蓝、紫)绘缠枝莲、西番莲纹,局部镂空雕花,釉色浓艳对比强烈,符合万历官窑"赤绘"风格。 工艺特征:釉上彩二次烧成,釉料含铅玻璃质,胎骨致密,圈足露胎处可见细腻瓷土。 功能定位:非实用器,属宫廷文房陈设品,与同...
万历青花毛笔
此毛笔为明万历年间(1573-1620)宫廷御用文房器,核心特征如下: 形制工艺 瓷质笔管:通体施白釉,青花缠枝莲纹装饰,笔管中段模印楷书“大明万历年制”横款,釉面莹润,青花发色深沉翠蓝,符合万历官窑“回青料”呈色特征。 复合材质:笔头为动物毫毛(今已脱落),笔帽缺失,现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