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2141 件文物
锁子锦仪式用甲冑
藏品尺寸:甲长(上衣肩部至下裳下摆)124厘米,甲胄全长(盔顶至下裳下摆)172厘米 这件仪式用锁子锦甲胄由上衣,下裳以及头盔(胄)组成。上衣包括左右护肩, 左右护腋,前遮缝和左遮缝。上衣下裳皆为黄底人字纹锦面,褐色绒缘边,通身布满规则的铜镀金钉。袖口及护肩接衣处饰鎏金龙纹铜板...
《茉莉花图》
这幅画作品高度为24.9厘米,宽度为27.1厘米,以其细腻的笔触、明润匀薄的色彩,将茉莉花的清新雅致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赵昌的笔下,茉莉花仿佛拥有了生命,每一朵都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让人陶醉其中。与厚彩重色的当时风尚不同,赵昌的作品一片平滑,明润匀薄,活色生香,展现出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表现...
铜铸真武像
形制与工艺 尺寸罕见:通高133厘米,为全球现存最大铜铸真武像之一,重约数百斤(具体重量未公开)。 细节精湛: 铠甲战袍浮雕龙纹,原有鎏金与彩漆(现部分剥落),左手结“真武印”(无名指与中指前伸)。 背龛设计(部分残存)采用分段铸造法,体现明代“内模外范”工艺巅峰。 ...
漆鞘铁刃汉剑
材质与结构 铁刃漆鞘:剑身由铁锻造,外覆漆木剑鞘,剑首(握柄顶端)与剑格(护手)采用漆木雕刻,并残留金饰痕迹。 装饰细节:鞘身配有漆木剑璏(悬挂带扣)和剑珌(鞘末端饰),雕刻镂空龙蛇缠绕纹,与剑首、剑格纹饰呼应,彰显华贵。 尺寸:全长85厘米,属礼仪佩剑规格,非实战兵...
传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主体内容:绢本设色横卷(51.3cm×531cm),分绘13组帝王及随侍共46人,每组以楷书榜题标注帝王姓名49。 艺术特色: 人物刻画:帝王面部用“高古游丝描”勾勒鱼尾纹、胡须等细节,汉光武帝刘秀“魁梧炯目”、隋炀帝杨广“虚浮阴鸷”,通过微表情传递历史评价。 色彩运用:...
鎏金银牛首车饰
材质与工艺 青铜铸造:主体为青铜材质,表面通体鎏金,局部采用错金银工艺装饰细节。牛嘴、鼻梁、眉毛及耳部均嵌有细密金银线纹,形成云纹或几何图案。 眼部设计:双眼原嵌琉璃珠(玻璃质地),象征"画龙点睛"之效,现已腐坏脱落,仅留孔洞。 造型与结构 写实风格:牛...
青铜鸮形卣
一、核心特征与工艺 独特造型 整体呈两只背靠背站立的鸮(猫头鹰),盖顶两侧翻卷的钩状设计模拟鸮喙,四足为鸮爪。器身以棱扉分割为四个装饰区,主体纹饰为鳞状羽翼纹,其余空间以云雷纹为底,点缀小型鸟纹和龙纹。 尺寸:高16厘米,宽11.2厘米(口沿处),小巧精致,属典型盛酒礼器“卣”...
《十王图》
《地藏十王图》共十一幅,即十殿阎罗各一幅,地藏菩萨一幅。应是以地藏图为中心,左右对称布置。此画大肆宣扬恶人在阴间所受的惩罚,带有很强的戒恶扬善性质。这里所选的是“秦广王蒋”、“宋帝王余”、“五官王吕”、“阎罗天子包”四殿阎罗像。在表现人物时,画家笔法工细,设色妍丽,有装饰效果。
《照夜白图》(韩干,唐)
主体形象:白马“照夜白”被拴于黑色木桩,昂首嘶鸣,鬃毛竖立,四蹄腾跃,动态张力十足。马身以纤细遒劲的墨线勾勒,脖颈与前腿施淡墨渲染,突出肌肉质感。 细节争议:马头、颈、前身为韩干真迹,后半身及缺失的尾巴为后人补笔,画面左上方有南唐李煜题“韩干画照夜白”六字。 题跋与印章 卷轴...
《四万山水图》
繁笔山水效仿王蒙,峰峦山林繁而不乱,疏密有致,构图丰实,境界苍郁。简笔山水师文徵明细笔山水,笔锋细腻,较文徵明的山水更有世俗意趣。 《四万山水图》是文伯仁绘画中期的作品,其中有四幅画,分别名为“万竿烟雨”、“万壑松风”、“万顷碧波”、“万山飞雪”,根据春夏秋冬的四季顺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