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2086 件文物
太保簋
通高23.5、口径37.5釐米。 侈口沿外折,深腹微鼓,高圈足沿下折成边圈,四个兽首耳,兽角宽大高出器口,鼻上卷,下有长方形垂珥。俯视兽面纹,兽面的双目为器耳相隔,圈足饰夔纹
士上盉
高22.6,宽21,(1929年洛阳马坡出土),又名臣辰盉,侈口、长颈,分档四柱足。盖上有一半环钮,一侧有链条与帮相连。颈饰三列雷纹组成的兽面纹,盖上及腹部饰曲折角兽面纹,除眉目以外,均用细雷纹组成,流管饰叶状兽体纹。
鸟兽觥
觥体作椭圆状匜形,从正面看,流口下正中部为一浮雕与浅雕相结合的凤鸟,钩形尖啄和双眼均有立体感。凤鸟旁各铸一浅雕立鸟,以圆涡纹、云雷纹衬底,觥的后端赫然为一张口的兽面饕餮纹。饕餮双突眼上部各有一图案化卷尾夔龙纹,觥体的两侧近底处各铸一卷尾回首状夔龙纹,位于凤鸟与饕餮兽面之间。 觥体下有四支足,前...
唐代《王勃集》残卷
本卷是现存最古的《王勃集》之手钞本,原为三十卷,然今仅残存卷二十九之〈行状〉一首(行状指记载死者身世、生前行谊、事迹之文章)、〈祭文〉六首中之五首,以及卷三十之吊唁书及祭文等四首。笔线细而字形稍宽,带有沈稳之气,其书风与前代之北朝相近。
乳钉四耳簋
它高23.5厘米,宽36.5厘米,重8.53千克,造型庄重典雅。簋身巧妙地分布着四耳和四条短扉棱,垂珥设计得较长,其上还巧妙地装饰了6只浮雕牛头纹。此外,器身纹饰也极为规整,由上下各三排尖刺乳钉纹和一周直棱纹组成,圈足则饰有拱身卷尾的龙纹
商镶嵌龙纹铜铋玉戈
商镶嵌龙纹铜铋玉戈长35.4厘米,出自商代晚期。传河南安阳出土。玉戈直刃弧背,刻兽面纹,背有扉棱,铜柄上有龠,下有鐏,绿松石镶嵌出兽面纹,龙纹,蕉叶纹。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方鴞
方鴞商代晚期酒器,通高41厘米,宽25.1厘米,重9.1千克.器身为长圆形,束颈,鼓腹,口沿上有一对高耸的伞状立柱,四足为三棱锥状,器盖微拱呈弧形,盖上有一立鸟形钮.器身纹饰可分为三段:口沿下饰一周三角蝉纹,颈部饰一周龙纹,腹身饰大兽面纹.器内铸铭文一字.该器器形宏大,纹饰繁缛,铸造精良
明代朱端《寒江独钓图》
《寒江独钓图》是一幅通过大面积留白表现江水浩渺与渔翁孤寂感的国画作品,画面中渔翁团坐船头,船尾微翘的细节强化了‘寒江’意境。该画作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尺寸为26.7x50.6厘米
易县三彩罗汉像(辽代)
形态:跏趺坐姿,袒右肩袈裟,衣纹自然垂坠;面部丰腴,双目微垂,表情静谧祥和。 残损与修复:多数造像肢体残缺(如左手缺失),修复后仍保留原始彩绘痕迹,部分修复效果欠佳
干漆夹苎坐佛像(唐代)
形态:跏趺坐姿,袒右肩袈裟,衣纹自然垂坠;面部丰腴,双目微垂,表情静谧祥和。 残损痕迹:多数造像肢体残缺(如大都会藏像左手缺失),修复后仍保留原始彩绘与贴金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