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5326 件文物

重置
青铜器

刺绣云肩

纺织品
民间流失

多采用丝绸等贵重材料,也有以质地厚实的布帛为底,再绣以彩锦装饰。综合运用多种刺绣技法,如片绣、珠绣、盘金、串珠、平针、打籽绣、戗针、套针等。针法细密,曲线流畅婉转,色彩丰富而典雅。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玛瑙雕八骏图鼻烟壶

玉器
民间流失

用天然玛瑙,质地细腻温润,硬度约 6.5-7 度(高于玻璃,低于翡翠),表面抛光后呈现蜡状或油脂光泽,部分器物因玛瑙形成过程中的 “纹理差异”,会带有天然的缠丝纹、水草纹或色带(如红、黄、白、灰等过渡色),成为雕刻的 “天然底色”。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金质花片一组

金器
民间流失

唐代黄金冶炼技术成熟,金质花片以含金量 80%-95% 的赤金为主,部分掺入少量银、铜以提升硬度(形成 “金合金”)。如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的 “金筐宝钿团花纹金杯”,其金质花片色泽温润明亮,呈 “赤黄色”,无明显杂质。因唐代黄金资源充沛(通过丝绸之路贸易、国内金矿开采及前代积累),花片整体致密性...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青花酱釉吉字瓶

瓷器
民间流失

“吉祥图案 + 山水 / 花卉”:如颈部绘青花蕉叶纹(象征 “基业长青”),腹部绘青花缠枝莲纹(象征 “清廉吉祥”)或岁寒三友纹(松、竹、梅,象征 “坚韧吉祥”),部分器物会在青花纹饰中暗藏 “吉” 字纹(如缠枝莲花瓣间隙勾勒小型 “吉” 字);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青铜狩猎纹炊具

西汉
铜器
民间流失

最可能的形态之一。由上 “甑(zèng)” 下 “鬲(lì)” 组成的复合炊具 —— 上甑为敞口盆状,底部有透气的 “箅(bì)” 孔,用于放置食物蒸煮;下鬲为三足圆腹,腹部有对称耳,用于盛水加热。狩猎纹可能装饰在甑的外壁、鬲的腹部(避开受热区域),既不影响导热,又能体现装饰性。狩猎纹周围常搭配...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粉彩镂空六边茶壶一对

瓷器
民间流失

茶壶通体呈 “正六边形”(从壶盖到壶底,每一面均为等边三角形,整体对边距离一致),成对茶壶形制完全相同,尺寸误差不超过 0.5 厘米,体现晚清制瓷 “标准化” 的初步尝试。常见规格为:高 18-25 厘米(含盖),六边形对边距 10-15 厘米,壶身最大腹径(六边形对角线)12-18 厘米,容量...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铜胎画珐琅山水图盒盖缺

瓷器
民间流失

现存盒身为 “扁圆形”,符合乾隆朝文房盒 “小巧规整、便于案头使用” 的设计风格。常见规格为:直径 10-15 厘米,高 4-6 厘米(不含盒盖),盒口为 “子母口”(内侧有一圈凸起的子口,用于与盒盖的母口严密扣合),口沿打磨光滑,无明显磕碰痕迹(仅盖缺,盒身保存较完整);盒底为 “圈足”,足墙...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三彩童子牵马雕件

瓷器
民间流失

用 “组合式雕塑” 设计,由 “童子” 与 “骏马” 两部分构成,二者通过 “童子手部牵绳”(部分遗存绳线已脱落,仅留手部姿态)形成互动,整体高度约 25-40 厘米(中小型明器规格,适合随葬于贵族或富庶平民墓葬),长度 30-50 厘米,重量 5-10 公斤,造型比例严格遵循 “写实原则”,人...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青花仕女人物图酒壶

瓷器
民间流失

格遵循 “实用酒具” 的设计逻辑,器型分为 “壶身、壶流、壶柄、壶盖” 四部分,整体呈 “矮胖圆形” 或 “修长梨形”,兼顾 “容量适中” 与 “握持舒适”。常见规格为:高 15-22 厘米,腹径 10-16 厘米,容量约 300-500 毫升(适合单人或双人饮酒使用);部分大型酒壶高可达 25...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乌金釉黑釉葫芦瓶

漆器
民间流失

严格遵循 “仿生葫芦” 的形态设计,器身由上下两个球体(或扁球体)组成,上球小、下球大,中间以纤细的 “束腰” 连接,形成 “上小下大、比例协调” 的对称美感。常见规格分为 “中小型陈设器” 与 “大型摆件” 两类:中小型瓶高约 20-35 厘米,腹径 15-25 厘米,适合置于案头或博古架;大...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相关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