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5326 件文物
嘉靖景德镇窑青花花鸟纹八方盒
此八方盒以透明釉下彩绘钴蓝瓷器为材质(属景德镇瓷器),高 17.9 厘米,直径 29.5 厘米,仅盖子高 8.7 厘米。器身为八方造型,饰有青花花鸟纹,青花色彩与透明釉相衬,既具备储物的实用功能,又通过花鸟纹饰与八方造型的结合展现出装饰性,体现了明代嘉靖时期景德镇窑在青花工艺及器物造型设计上的水...
五彩描金葫芦瓶
本作品是下半部分呈四方体的瓢状大号瓷瓶。上下两个鼓腹都绘有四方形的开光,红色底上以金彩描绘了花卉和人物的图样。红色瓶颈上也用金彩描绘了唐草纹。开光周围在红底上细致地填满了七宝连纹和毘沙门龟甲纹。下腹的上端四角上各绘有一枚圆形开光,其内分别写着“福、寿、康、宁”的金字。瓶身底面为平底,中央圆形内以...
漳州窑哥釉青花花卉纹罐
此罐以釉下青花瓷器为材质(属漳州窑制品),高 21.9 厘米,宽 17.1 厘米。器身饰有青花花卉纹,哥釉的裂纹效果与青花的色彩形成对比,既具备储物的实用功能,又通过花卉纹饰与釉色、工艺的结合展现出装饰性,体现了明代漳州窑在青花与哥釉结合工艺上的特色及陶瓷制作水准。
漳州窑哥釉瓜楞双系罐
此罐以裂纹釉陶器为材质(属漳州窑制品),配有金属底座,高 16.8 厘米,底座直径 7.9 厘米。器型为瓜楞双系罐,“瓜楞” 指器身呈多棱瓜形,“双系” 即两侧有供穿绳或手提的耳状装饰,哥釉的裂纹效果自然古朴,既具备储物的实用功能,又展现出明代漳州窑在釉色与造型设计上的特色,体现了当时陶瓷工艺的...
清天然木根雕香炉
此香炉以根木、黄杨木和玫瑰木为材质,高 56 厘米,直径 33 厘米,重量 8.2 千克。作为三足香炉,它是中国根木雕刻的罕见典范,采用 “天然木” 工艺,通过突出根木固有的不规则性来营造质朴风格,同时复制青铜三足的形状,既具备焚香功能,又融入文人推崇的古朴品味,体现了清代木雕工艺对自然与古物双...
宣德款洒金铜香炉
此香炉以青铜为材质,整体造型较为独特,炉身大致呈椭圆形,线条圆润饱满。炉身两侧有两个对称的环形耳,便于提拿或悬挂。炉盖为木质,与炉身契合,表面光滑,可能经过打磨或上漆处理。炉身表面呈现出古朴的铜锈色泽,部分区域有金色斑块,可能是鎏金工艺残留或自然形成的效果。底部有三个短小的足,使香炉能够稳定放置...
乾隆刺绣镜盒
此镜盒以平纹真丝绉布为材质,采用丝线刺绣工艺制成,整体尺寸为 36.8×36.8 厘米。纹饰主题为山石菊花石榴纹,刺绣工艺精湛,针脚细密,既具备存放镜子的实用功能(20 世纪前中国镜子多为抛光金属面,不用时可放入此盒保护),又通过自然题材的纹饰展现出装饰性与生活气息,体现了清代乾隆时期刺绣工艺在...
海兽葡萄纹铜镜
此铜镜以青铜为材质,含银色成分,直径 10.2 厘米。镜背装饰有海兽葡萄纹,描绘葡萄藤间奇幻动物的场景,纹饰题材在唐代铜镜中极受欢迎。整体兼具照容的实用功能与丰富的装饰性,葡萄藤中的人物图案可追溯至罗马艺术,虚构动物题材可能受波斯艺术启发,展现了唐代铜镜纹饰的多元文化融合特征。
刺绣婴戏图镜囊(镜套)
此镜囊以丝绸纱布为底,采用丝绸和金属线刺绣工艺制成,整体尺寸为 41.9×41.9 厘米。纹饰主题为婴戏图,展现男孩玩耍的场景,刺绣针脚细密,金属线的运用可能使图案更具光泽感,既具备保护镜子的实用功能,又通过生动的婴戏题材增添了装饰性与生活气息,体现了清代刺绣工艺在日用器物上的精致应用。
连弧纹铜镜
此铜镜以铸铜为材质,直径 22.5 厘米,呈八角形,镜背装饰有连弧纹。连弧纹是战国时期铜镜常见的纹饰之一,线条流畅规整,体现了当时铜镜铸造在纹饰设计上的简洁与对称美感,兼具照容的实用功能与一定的装饰性,展现了战国时期铸铜工艺在铜镜制作中的成熟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