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5326 件文物
清代官员朝服像轴
本品规格为150.4 x 94.6 厘米。画中官员头戴乌纱帽,身着红底朝服,胸前补子纹饰精美,绘有禽鸟等图案,彰显身份品级。人物端坐于椅,神态沉稳,服饰色彩与细节还原清代官服规制,是研究清代官制、服饰文化及肖像画艺术的珍贵实物,承载着历史与人文信息 。
清代《竹石图》
本品规格为185.5 x 102.5 厘米。绘瘦石突兀,以枯笔淡墨勾勒轮廓,显 “瘦、漏、透” 之态; 旁生墨竹,竹叶以 “个”“介” 字法撇写,浓淡相间,竹干挺拔劲直, 展现 “未出土时先有节,纵凌云处仍虚心” 的姿态,竹石相依,营造 “清、奇、古、怪” 意境。
清代《幽溪独坐图》
本品规格为11.2 x 13.1 厘米。绘一人着白衣,独坐溪边,面向溪流与远山;近景有古树(枝叶繁茂,一深绿、一浅粉,体现季节层次 )、坡石,中景溪流蜿蜒,远景淡墨染山,营造 “咫尺山林,多方胜景” 的意境。 借 “幽溪独坐” 场景,传递清代文人对 “静、远、逸” 的追求 —— 远离尘嚣,与山水...
清代《岩畔闲卧图》
本品规格为11.2 x 13.1 厘米。画中绘一位身着淡蓝色长袍的男子,姿态放松地卧于岩石旁。他一手撑着头部,神态悠然,似在享受这片刻的宁静, 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感。画面左侧有嶙峋的岩石,用笔简洁地勾勒出岩石的轮廓与纹理,表现出岩石的质感。上方老树斜出,枝干弯曲, 以淡墨绘就,寥寥几笔便勾...
剔红梅花纹漆盒
采用剔红工艺,内髹黑漆,外髹红漆。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盒盖上以剔红工艺减地深刻出折枝梅花,梅花枝叶繁茂,折枝交叉回环,构图饱满,梅花或开、或含,或向、或背,花瓣厚实,花头圆满。地纹为分布规整有秩的锦纹,以浅刻手法表现,整齐、繁复而又具...
清代《溪边憩息图》
本品规格为11.2 x 13.1 厘米。绘一高士,白衣袒胸,卧于溪畔岩石,神态悠然(似听泉观云 );旁有童子,持物侍立,传递 “主仆相随,隐居林泉” 的意趣。以简笔勾勒 —— 老树垂枝(淡墨点叶,添清逸 )、溪石错落(皴擦见质 )、细流蜿蜒,营造 “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 的空蒙意境。
清代《桐阴仕女图》
本品规格为11.2 x 13.1 厘米。绘二仕女,一着白衣、一着蓝衣,相偎于桐阴下的圆桌旁,姿态亲昵(似共读、低语 ),传递 “闺中雅集” 氛围,呼应清代文人对 “林下风致” 的推崇。 以桐树(枝叶浓淡相间,营造 “桐阴蔽日” 感 )、湖石(皴擦见秀,添文人气 )、修竹(淡墨点簇,显清幽 )勾勒...
青金石子母狮镇纸
主体为深邃的 “帝王蓝” 或 “矢车菊蓝”,色泽均匀浓郁,是优质青金石的典型特征;石材表面常分布细小的 “金星”(黄铁矿包裹体),呈星点状或片状分布,光照下隐约闪烁,形成 “宝蓝映金星” 的视觉效果,兼具华贵感与自然意趣。青金石硬度约 5-5.5,质地致密细腻,无明显裂纹或杂质(清代优质文房器会...
清代《松下观云图》
本品规格为11.2 x 13.1 厘米。绘古松虬曲,枝干以淡墨勾勒,松针染青, 尽显苍劲古朴;松荫下,一文士身着素袍,倚石而坐,神态悠然,似观云、似冥想; 旁有小童隐于岩畔,增添生活意趣。 构图以松为 “骨”,人物为 “眼”, 营造 “松荫庇人,人观流云” 的空间层次。通过 “古松、幽人、流云”...
清代《石龛眠隐图》
本品规格为11.2 x 13.1 厘米。绘一人裹被,眠于石龛(山石围合,如天然洞窟 ),身旁溪流蜿蜒,上方垂竹遮阴,营造 “与世隔绝” 的隐修环境;用笔简率(人物的蜷缩、山石的皴擦 ),显 “逸笔草草” 之趣。上方题诗 “石龛丈室寒,隐被破蒙头。眠于孤独下,食一唯秋蝉”,以 “寒、破、孤、秋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