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2341 件文物

重置
青铜器

元代卵白釉枢府瓷盘

瓷器
战争掠夺

多为大敞口、坦腹、圈足设计,口沿胎薄,圈足厚重且外撇,底部常露胎无釉,呈现乳钉状突起。典型器形包括折腰碗、高足杯等,胎质坚细洁白。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金代木雕观音坐像

北宋
木器
非法交易

金代木雕观音坐像常呈现半跏趺坐姿,倚靠岩石或竹林,造型悠然自得。头部多束发高髻,发髻前常设佛龛供奉阿弥陀佛。衣纹流畅,常见垂目端坐的慈悲神态,既有庄严感又具亲和力。部分作品会贴金彩绘,如堪萨斯城纳尔逊博物馆藏品以红色和青色为主色调,膝盖装饰璎珞图案。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汉代漆耳杯残件

西汉
漆器
非法盗掘

残件可见杯耳呈新月形,内外髹朱漆,外壁以黑漆绘流云纹与几何纹带。漆层断面可见麻布衬底,胎体为斫木成型。纹饰采用"锥画"技法,部分线条嵌入金箔(已氧化),反映汉代"一杯棬用百人之力"的奢侈工艺。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北朝黄釉乐舞俑

五代十国
陶器
非法盗掘

乐俑组呈跪坐奏乐状,深目高鼻的胡人形象与汉人面容并存。舞俑着窄袖胡服,右臂上扬作旋转姿态。通体施黄釉,釉面开细碎冰裂纹,局部泛银白色"铅析"现象。胎质灰白,人物手指、乐器等细节采用模印与手塑结合工艺。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

瓷器
民间流失

这个瓶子名称叫“转心瓶”,全称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这个花瓶整体呈现为天蓝色,瓶身处绘制上了“鲤鱼”图案,最玄妙的地方在于花瓶的内部,里面镶嵌着一个内瓶,在内瓶上面,绘制了不少花鸟人物,只要一转动大瓶口,里面的内瓶就会跟着一起转,而且会呈现不同的景色。在这个花瓶的底部,刻着六个小字“大...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唐代秘色瓷八棱瓶

瓷器
非法盗掘

瓶呈八棱瓜形,线条挺拔流畅。通体施青绿色釉,釉层肥厚如凝脂,在不同光线下呈现湖水绿至艾青色的渐变效果。棱线处因釉料流淌显露"出筋"现象,底部可见细密的泥点支烧痕。胎质灰白细腻,叩之声如金石。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南宋龙泉窑青瓷凤耳瓶

南宋
瓷器
民间流失

龙泉窑是宋元时期中国南方生产青釉器的重要窑口,是继越窑之后中国南方第二个青瓷烧制中心,在北宋时已经有相当大的规模,在南宋时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其烧制的粉青与梅子青瓷器,型制精巧,釉层肥厚,宛如碧玉,极为名贵。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北宋磁州窑白地黑花梅瓶

北宋
瓷器
民间流失

梅瓶小口、短颈、溜肩、腹瘦长、宽圈足,通体施白地黑花装饰。典型器物高38-46.8厘米,口径约3-5厘米,底径9-10.3厘米。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北齐彩绘菩萨立像

五代十国
砖石雕刻
战争掠夺

其面部特征为椭圆形脸、双目低垂、表情庄重,展现了北齐时期佛教造像的典型风格。衣饰细节包括项圈、垂至膝盖的璎珞串饰,以及象征身份的“X”形璎珞纹样,这些装饰元素体现了观音菩萨的慈悲形象。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东汉绿釉陶六博俑

东汉
陶器
民间流失

东汉绿釉陶六博俑由绿釉陶质制成,包含长方形合榻、对坐的两个人物俑、博枰及博具。两人跽坐对弈,姿态生动,博枰两侧分别放置六根箸和方形棋盘,棋盘两边各有六枚棋子,中间有圆“鱼”作为标记。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相关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