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2555 件文物

重置
青铜器

蛙蛇纹盘

春秋
铜器
民间流失

口径约‌40-45厘米‌(具体数据未公开),采用分铸嵌接技术,盘体轻薄‌,盘底中心铸‌螺旋盘绕的蛇‌正欲捕食‌俯卧的青蛙‌,蛇身呈逆时针旋涡状,蛙四肢伸展作挣扎状,形成动态捕食瞬间‌。盘底外围饰放射状“旋涡纹”,由12组S形勾连云纹构成水波意象,象征江河环境‌,蛙蛇造型的鳞片与关节采用‌阴线浅刻...

泉屋博古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鸟盖瓠壶

战国
铜器
民间流失

战国早期(约公元前5世纪),通高‌32.3厘米‌,重‌2.28千克‌,属青铜酒器中的罕见器型‌,盖作立体圆雕立鸟造型,鸟首高昂,双目圆睁,鸟喙通过铰链结构与壶身连接,可自由开合‌,壶体仿瓠瓜(葫芦)形态,颈部细长倾斜,鼓腹下垂,兼具仿生美感与实用功能‌,壶颈一侧设半环形兽首鋬手,以四节蛇纹链环与...

泉屋博古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长沙窑花鸟纹执壶

瓷器
民间流失

1. 尺寸规格:高 23 厘米,口径 9 厘米,底径 10 厘米,敞口、短颈、溜肩、鼓腹、平底,管状短流上扬,曲柄连接颈腹; 2. 主体纹饰:腹部以釉下褐绿彩绘花鸟纹,一侧绘展翅雀鸟衔花枝(鸟身羽毛细笔勾勒,翅膀褐彩填边、绿彩填心),另一侧绘折枝牡丹(花瓣分层褐彩勾边、绿彩晕染); 3. 款...

吉美博物馆 法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戈卣

铜器
民间流失

主体以两只相背的鸮鸟(猫头鹰)圆雕构成,鸮首为盖钮,腹部浮雕羽翼,蛇纹对称装饰于羽翼间隙,体现商代南方青铜器的神秘风格‌,短足粗壮,足部饰小卷龙纹,外底中央铸卷龙纹,四周环绕兽面纹,兼具祭祀功能与力学稳定性‌。提梁饰绳索纹,两端兽首与腹部环钮套接,可自由活动,器表以云雷纹为地,主纹采用高浮雕与阴...

泉屋博古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慈禧水晶球(重49磅)

玻璃器
民间流失

主体‌:直径25.4厘米的天然白水晶球,重22.23公斤(49磅),透明度极高,表面抛光如镜,为现存世界第三大白水晶球。 ‌底座‌:波浪形银质托架源自日本,錾刻浮世绘风格海浪纹,每片浪花水滴立体分明,与水晶球形成"惊涛托月"的意境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金代木雕水月观音坐像

石器
非法交易

造型‌:高约111厘米,束发高髻,宝冠中央原嵌阿弥陀佛化佛,双目垂视作沉思状,身躯健硕呈男相,左臂帔帛波浪状垂落,右腿曲起呈"如意坐"姿,体现金代"雄健饱满"的审美。 ‌工艺‌:木胎加彩,衣纹流畅如涟漪,璎珞、耳珰等细节精雕,面部玻璃眼珠漆黑透亮,胸腹肌理透过薄纱若隐若现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六朝石麒麟(河南陵墓石刻)

南北朝
石器
非法交易

造型‌:常见高度2-3米,独角或双角(象征帝陵等级),颈躯修长呈"S"形曲线,双目圆睁,颌下垂须卷曲至胸,双翼翎羽分层浮雕,足爪分置作行进状。 ‌工艺‌:整石圆雕成型,线条流畅如"吴带当风",翼部饰火焰纹或云纹,局部残留朱红、靛青彩绘痕迹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宰椃角

铜器
民间流失

通高‌22.3厘米‌,重‌1.1千克‌,属中型青铜酒器,尺寸在商代角类器物中居中等偏上‌,器口两端均延伸为尖锐翼角,无流口与立柱,此设计为"角"的典型标志,区别于爵的实用性,更侧重祭祀仪式感‌,与爵同为商周温酒器,但宰椃角无滤柱设计,暗示其可能用于‌低度发酵酒的缓温仪式‌‌。

泉屋博古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虎鎛

西周
铜器
非法盗掘

通高‌35.7厘米‌,重‌5.09公斤‌,为商代晚期青铜卣的典型代表‌,踞虎前爪环抱一人,人赤足踏于虎爪上,呈坐姿与虎胸腹相贴。虎口大张露齿,双耳竖立,双目圆凸,传递神秘狞厉感‌。盖顶铸立体圆雕鹿形钮,鹿角分叉上扬,与虎背饕餮纹形成动静对比‌,X光扫描显示背部最薄处‌不足2毫米‌,喉部人虎连接区...

泉屋博古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成都丞印”封泥

西汉
陶器
战争掠夺

封泥源自四川,出土于清朝道光初年,见证了古代物件捆扎与防拆的智慧‌。它作为汉代官印的代表,‌不仅展现了精湛的玺印艺术,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可用于考证古代官制与地理,是研究历史的宝贵资料‌。其留存至今,实属难得,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物。

东京国立博物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相关搜索建议